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致敬山大英烈∣何以文:滔滔江河水 颂歌咏流传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09月23日

编者按: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档案馆、校史办推出“致敬山大英烈”系列文章,激励广大师生医务员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山大力量。

创办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蕴含着深厚强大的红色基因,在1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一代代厚植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山大人。本期推出“致敬山大英烈”何以文。


1946年春,一对年轻的夫妇乔装打扮,深入上海为解放区采购医疗物资,返程途中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这对夫妻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坚决不吐露任何实情,最终被凶残的敌人捆绑装入麻袋,抛入长江,双双牺牲。这对夫妻就是何以文和何文仙,去世时家中还留有年迈多病的母亲和未满周岁的女儿。

何以文

何以文(1921—1946),原名严明,江苏奉贤人。1942年入复旦大学会计系学习。1945年春到华中建设大学财经系学习。抗战胜利后被分配到苏皖边区政府华中银行直属靖江支行工作。1946年3月牺牲。

走上革命道路

何以文家境贫寒,父母以务农为生,勉强度日。10岁那年,他被父亲送到当地一户何姓中医家学习医术,以求将来讨得好生活。因为聪明颖悟,何家对其颇为喜欢,遂将他招为上门女婿,并将原名严明改名何以文。在何家的资助下,何以文进入奉贤县城的一所初级学校读书。初小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上海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一定声望的学校,校内新思想活跃,经常有进步学者到学校作专题演讲,进行革命宣传;同时,为促进青年学生们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步,上海中学的中共地下党组织购置了《向导》《新青年》等一批进步书刊,供学生们阅读。进步学者的演讲、中共地下党的引导和进步杂志的影响,使何以文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何以文进入上海中学学习之时,恰逢淞沪会战结束不久,上海全境沦陷。何以文加入了党的秘密外围组织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开始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他和协会成员以及校内一些思想进步的学生,对周边的同学们进行思想动员。他们经常利用历史、地理、国文等课程,把时局与现实的问题引进同学们的上课学习过程中。课余时间,何以文组织同学们在教室里教唱爱国救亡歌曲。同时,何以文和协会成员利用自修时间,开展读书小组、文娱体育、个别访问等活动来宣传革命理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放学后,何以文还经常组织同学们到街头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号召大家抵制日货、奋起救国。经过革命实践的锻炼和党组织的考察,何以文于1939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他才刚满18岁。

坚守“孤岛”抗战

1940年,在何以文等中共党员的策划下,上海中学掀起了“反汪斗争”和“六月护校运动”,粉碎了汪伪勾结顽固派迫使上海中学登记投降的阴谋,在全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汪伪接管上海教育界的阴谋也是一大打击。由于积极参加相关斗争活动,何以文被校方董事会找借口开除出校。

离开上海中学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何以文转入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商科就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为“孤岛”。此时,光华大学的张寿镛校长为使学校免遭日伪文化控制和奴化教育,作出了不向日伪注册并停办学校的决定。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的一些老师和同学则利用时机开设了补习班,向社会各界传授知识,进行爱国教育和思想启蒙。其中,何以文负责在北京路、黄河路口的一条弄堂内组建壬午义务小学,并亲自担任校董和校长。这所学校主要面向工人,也吸收商店店员、学徒、黄包车夫等。何以文结合这些群体的知识基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革命的道理,提升他们的爱国觉悟。何以文还参加了中共地下党在宗教界的进步组织上海基督教团体联合会,利用基督教青年会的团契形式,团结群众,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

1942年秋,高中毕业后的何以文考入了复旦大学,在会计系读书。其间,何以文一边认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经济学基础,一边在校内广结人缘,秘密开展党组织活动。他先后团结动员了本系和经济系的20多名同学,将壬午义务小学发展为义务中学,学生多达五六百人。何以文和同学们自编讲义,组织学生们参加演讲比赛等各项活动,同时进行家庭访问,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在这些活动中,何以文结合自己所学的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向工农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启发他们的革命觉悟和斗争精神。

1944年秋,中共党组织发动上海全市大中学校学生开展义卖募捐活动,所得款项作为贫困青年学生的救济金。何以文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团结同学,动员群众,为资金募捐作出重大贡献。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何以文逐渐认识到经济和金融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求学华中建大

随着时局的发展,上海的党组织安排何以文前往淮南解放区根据地工作。经过一路辗转,何以文来到了安徽的黄花塘,在该处稍作休整后,经过党组织研究,决定让其进入华中解放区的建设大学财政经济系学习。

华中建设大学先后在淮南、潍县等地办学,教学设施缺乏,生活设施也只能勉强维持。对此,一些从大城市来的同学对学校环境有所抱怨,何以文则向同学们动员说,物质生活虽然清苦,可精神生活却很充实,而且随着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眼前的艰苦是暂时的,未来则是充满希望的。他和华中建设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一起,自己动手,艰苦奋斗,顺利解决了最基本的生活设施问题。

为了适应边区的和平建设需要,华中建设大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工农医各种专门人才服务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除了进行科学教育外,还要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为了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用一致的教育方针,华中建设大学采取上课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何以文和其他同学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政治教育与业务学习两个阶段。在政治教育阶段,除校长和学校的专职教师讲课外,还请来解放区党政军各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作专题报告。在业务学习阶段,华中建设大学又特意调集一批专家、学者,编写上百万字的教材讲义,由各系的系主任和专职教师讲授。何以文和同学们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以满腔的热忱积极地投入到各项课程的学习中去。在华中建设大学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年学习时间,但是通过紧凑的学习安排,何以文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革命理论及经济学尤其金融学专业知识的理解。

奉献红色金融

1945年8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面对急需大批干部接管新解放城市的形势,上级党组织决定让华中建设大学的学生提前结业,奔赴各根据地和解放区工作。于是,何以文和同学们结束了在华中建设大学的学习,服从党组织的分配,到苏皖边区政府的华中银行第一分行负责边区政府的财经工作。

到达苏皖边区后,何以文先后担任出纳股长、营业股长、副主任等职务。虽然经济工作繁重,尤其是要每时每刻与票据和钱款打交道,事项繁杂,名目诸多,但何以文不畏艰难,心细如发,对待每一笔账目、每一项收支都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正是由于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业绩,1946年1月,何以文又被组织抽调到华中银行直属靖江支行,任办事处副主任一职。在他和同志们的辛勤工作下,靖江沿边地区的银行、金融业得到了初步改善,有力地支援了前线革命活动。

何以文妻子何文仙

1946年3月,何以文接到组织的工作委派,奉命前往自己熟悉的上海地区,为解放区采购药品等急需物资。在去往上海的途中,何以文征得党组织同意,回家动员妻子何文仙一同参加革命。3月19日,何以文夫妻辞别了老母亲和未满周岁的女儿,准备返回苏北解放区,为战士带去急需的各类物资。然而,何以文夫妇在途经江阴黄田港时,被国民党七十九师察觉,双双被捕入狱。

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何以文夫妻始终坚决不吐露任何实情,严守党的机密。最终,他们被敌人凶残地用铁丝捆绑双手装入麻袋后抛入长江,壮烈牺牲。何以文牺牲时,年仅25岁。江涛浩荡,深情歌颂着英烈的事迹。

参考文献

1.周亚明:《共和国不会忘记:复旦大学烈士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

2.周桂发主编:《上海高校英烈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3.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

4.沈吉明主编,《金汇志》编写组编:《金汇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5.桂永浩主编:《复旦英烈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6.《史品上中》编写组编:《史品上中:菁英教育的缩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

7.《华中解放区最高学府:华中建设大学》,《淮安日报》2008年9月29日。


【供稿单位:档案馆、校史办     作者:于梦文    责任编辑: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