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山大故事,档案馆、校史办推出“抗战中的山大英烈”系列文章,激励广大师生医务员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山大力量。
创办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蕴含着深厚强大的红色基因,在1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一代代厚植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山大人。本期推出的“抗战中的山大英烈”是何春尧。
1942年9月,何春尧被捕。在监狱里,何春尧既遭酷刑摧残,又遭饥饿折磨,但仍忍着伤痛、饥饿鼓励共患难的同志:“我们要坚强些,牺牲个人的一切不算什么,要坚决服从总的利益。”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感动了难友,坚定了同志们对敌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何春尧
何春尧(1908—1943),曾用名何春田、何尧,在西北从事革命工作期间,化名何子成、何自成、何志成,山东东平人。1928年,在州城真武庙发起反日运动会。1941年,受党组织派遣到宁夏中学教世界语,从事地下工作。1942年,被国民党宁夏军警逮捕。1943年壮烈牺牲。
学习世界语
1908年11月,何春尧出生于青岛。1920年,因父亲回乡养病,随父母回到东平。1921年,父亲病故,何春尧与母亲和两个妹妹共同生活,先后在西菜园小学、书院高等小学读书。何春尧天资聪明,学习刻苦,秉性耿直,善言谈,胸怀大志。
1923年,何春尧考入济南东鲁中学。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何春尧目睹了日本侵略者杀害中国人民的残酷暴行,义愤填膺,毅然离校回乡,在州城真武庙发起反日运动会。他下农村、赶集会,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还经常在街上演讲,论说国事。这些对当时封闭保守、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东平县城来说,无疑是一股进步的新生力量,影响着家乡的人们。1930年,何春尧离开家乡,考入国立青岛大学。
20世纪30年代初,何春尧到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读书并学习世界语,后加入世界环游团,到过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英国等地考察。1933—1934年,因患头痛病在香港留居,由伯父接济。不久,经上海回到青岛,在一所市属中学任教。
为党秘密工作
1938年,何春尧奔赴延安,加入马克思列宁学院学习。1939年冬,他到重庆的一所中学任教,以流亡知识分子的身份住在重庆市民族路以北一个偏僻的小屋。虽然生活清苦,但却有不少进步书刊、资料相伴。
1941年夏,何春尧以单线联系的方式被党组织派往宁夏城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公开身份是宁夏中学老师。何春尧在宁夏中学任庶务主任,兼教高中地理和历史课程。他利用自己的公开身份,经常联系进步教师和学生,宣传抗日救国思想,讲俄国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等。他秘密向进步学生介绍《新华日报》《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夏伯阳》《呐喊》《阿Q正传》等进步内容。他还动员进步学生投奔延安,去寻求“这里学不到的新知识,去学习做人的道理”。

宁夏中学旧址
为了开展革命活动,何春尧与宁夏中学教师王植先共同发起创办了宁夏中学世界语学习班。在学习班上,他既讲世界语,也教育学员领会柴门霍夫创造世界语的动机、思想和为世界语献身的崇高品德。他和王植先的精心组织和认真教学,使这一时期宁夏地区世界语的传播十分迅速。当时重庆世界语函授学社经费困难,出版教材的资金非常拮据,为推动世界语的普及,何春尧发起了为学社募捐出版基金的活动,得到了广大世界语学者的响应。学社用捐款出版了《世界语中文大词典》(第一版)六册和其他几种世界语学习用书。
以学社为掩护,他们秘密联络了宁夏电信局无线电报务员、中共党员曹松林,无线电技术员凌蕃,无线电报务员姚益庭,事务员王广仁,中共党员毛英华、陈硕夫及马鸿逵部高射炮连排长刘斐等10余人。这些进步青年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十分不满,积极支持何春尧所开展的革命活动。
魂留大西北
1942年暑假,何春尧带着刘柏石(时任宁夏省政府副秘书长兼宁夏回教协会干事)写的介绍信,以考察地理为由,进入巴彦浩特(时称定远营,现阿拉善左旗)考察。其间,何春尧秘密绘制了一张定远边界地图。因为参加世界语学习的人中有人暗中收听延安广播,使用光华钞票(边区货币),被马鸿逵特务机关察觉,宁夏省稽查处借口省城有光华钞票秘密流通,逮捕了毛英华、凌蕃、李国青等人。有的人经受不住敌人的酷刑,向敌人供认何春尧是他们的上级领导,借学习世界语联络青年,在宁夏省城发展党组织,通过邮电局向陕甘宁边区传递宁夏地区重要军事情报等。
1942年9月,国民党宁夏军警联合督察处,以“共产党嫌疑”为由逮捕了何春尧,多次对何春尧施以酷刑,但他始终不屈服。敌人用硬的不行,就用谈话的方式诱供。何春尧理直气壮地答复:“世界语是一种学术,我们研究世界语不算违法。我去定远营是游历,不算什么罪过。”马鸿逵给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报告中也沮丧地承认何春尧“经多次审讯,始终不供只字”。
1943年4月17日夜,宁夏军警联合督察处在无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以“共党头目”“共党西北特务”的罪名,将何春尧及同案毛英华、刘斐、陈硕夫4人活埋于省城城隍庙后。何春尧就义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时年35岁。
由于何春尧的革命工作是单线联系,他的引荐人刘川早逝,没有人能证明何春尧的身份,所以银川烈士公墓没有何春尧烈士的牌位。直到2009年7月,应何春尧的外甥女朱子香女士的要求,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出具《中共银川党史(1919—1949)》和《何子成传略》等证明材料,银川市民政局才在银川八里桥烈士公墓为何春尧烈士树碑立传,烈士的忠魂有了安息之地。烈士的英灵呼唤着春风,吹遍西北高原。
参考文献
1.杨永忠编著:《阿拉善旗风云实录:阿拉善盟文史》第8辑,政协阿拉善盟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内部资料,1992年。
2.窦桂欣、万怀志、尹承全主编:《东平历代人物》,泰安:泰安市新闻出版局,1997年。
3.戴亮主编:《历史银川》,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年。
4.周谦、吕大明主编:《泰安三千年人物传》,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年。
5.《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志》编委会编:《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21年。
6.山东省东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东平县志:1986—2003》,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