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心灵驿站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6年08月23日

  今天终于读完了陈嘉映老师的《何为良好生活》一书,因为有很久不沉下心来阅读,读这种偏哲学略深刻的书总是很难适应,中途停下是家常便饭,可越是往下读越发觉它的趣味,不断吸引我去理解作者的人生哲学。
  每个人在成长中的某一天,大概都会开始考虑存在的意义、生活的方向。穿过岁月的羊肠小道,面对逐渐开阔的世界的时候,难免会有惶恐不安。而时代在发展、传统在脱节,理性化的时代里,纵然穿梭着满天的人生大道理,熬着四处飘香的鸡汤,或许都无法掩盖很多人内心里那一丝丝细微,而又突兀的困惑。陈老师的书大概是在帮我们解释这些困惑的来源与去向。
  陈老师似乎拿着一把解剖刀,在我们这个话语体系下一道一道,游刃有余地切分与辨明,不徐不疾地展现着与“良好生活”相关的思维脉络,轻巧而严谨地评判解释各个相关理论,却没有给出太多教条和原则,更像是一种理性的征服。
  对于何为良好生活这一问题,陈嘉映的回答也就是本书副标题说的:行之于途而应于心。用陈嘉映自己的话展开说就是:“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陈嘉映几十年专心致志地思考、写作,不怎么理会别人的议论,所以这话既是对大家讲的,更是陈嘉映对自己的要求和总结。
  所谓鸡汤文,大概更多是让你激情澎湃,或者安于现状,但好书或许是让你愈感匮乏,却愈加沉静而坚定。学医之路漫漫,在迷茫消沉之际遇到此书,虽然无法全懂,但也给自己前进之路添了不少动力。践行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供稿单位:医学院     作者:丁萱    责任编辑:雍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