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6平米“鸽笼房”户型的项目方打出了“中国空前!深圳绝版!6平方米精装极小户型驾到!”的广告,瞬间惊爆了人们的眼球。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仅仅6平方米的户型售价竟高达88万,并且很快就售罄了。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看似是一次简单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交易,可其中隐藏的高房价问题却发人深省。本文就将围绕着这个社会热点,对中国的高房价问题展开讨论。
一、中国高房价背后的原因分析
中国的房价,自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之后,一路上涨,特别是在2005年后,房价更是猛涨,对于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经济上:一方面是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是不断膨胀的城市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大量的涌入城市,加剧了城市中对住房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住房市场的供给有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发展重心移到了经济建设,这使得经济领地不断扩张,而城市住房则相对减少,这些仅存的住房面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需要。因此,在这样一种供不应求的市场非均衡状态下,导致了房价的不断飙升。
(2)政治上:1998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这一政策的实施,促成了房地产业的兴起。众所周知,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从短期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财富,但是从长期来看,却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无序和混乱,甚至引发了中国社会的“泡沫经济”。
(3)思想上:“买房养老”的思想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早已根深蒂固,在男女的婚嫁中也存在着“男方要有房”的这样一种传统观念,同时中国人又有一种很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一套房子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功用,而逐渐演化为一种心灵港湾和精神支柱,这几种意识的多重作用使得中国公民对于住房的需求从未消退。
二、针对中国高房价问题的解决措施
通过对中国高房价问题的阐释以及对其中原因的剖析,笔者认为不同的主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改进,这几个主体包括:
(1)政府: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同时又是很多重大问题决策的主体,理应在高房价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政府可以通过“限房”的政策,规定“一户一房”,通过行政强制力保障实施。同时,政府要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补助,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投入和建设,真正实现“人人有其房,人人能买房”的社会目标。
(2)房地产商:房地产商作为市场住房交易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供住房时就应该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的生产出物美价廉的适用房型。而不应该恶意炒作,抬高房价。要从企业的长远眼光出发来制定发展策略,不能顾此失彼。同时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协助政府解决全民住房问题。
(3)消费者个人:作为消费者群体中的一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牢牢把握“住房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合自己的才最好”,从观念上开始转变,不做房价恶性上涨的推波助澜者。要时刻关注政府住房政策动向,管理好自己的“小家”,才能助力于“大国”建设!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陈欢 责任编辑:雍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