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共产主义社会可望不可即。那么,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自信从何而来?今天胡振良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胡教授提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新发展,我们开始注重理论与历史的统一,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出发,将社会主义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来考量,世界社会主义在总结经验、反思历史中不断前进,我们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苏联模式的历史性、中国两个“三十年”的辩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创新性。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必然的呢?从比较政治学角度分析,现阶段资本主义虽然经过自我扬弃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仍然存在。而社会主义克服了这一矛盾,从长远来看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有潜力去适应文明的发展。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现阶段中国还要坚持社会主义呢,胡教授解答了我的疑惑。他说,如果中国效仿西方实行自由主义,那么,第一点,不具备西方那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资本的原始积累,理论上可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在西方强人主义的价值观下难以得到改善;第二点,中国社会纷繁复杂,各种利益集团交织,西方强国虎视眈眈,自由主义的推广只会使国将不国、秩序混乱,没有社会的稳定又何谈经济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它的科学性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虽然现阶段官民矛盾较为突出,但是从本质层面来说社会主义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非特权阶级的一己私利。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越来越贴近民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幸福。事实胜于雄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胡教授的讲解让我振奋,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天气变凉了,心却愈加暖和起来。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周经纬 责任编辑: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