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人:你跟她合作一件事的时候,她总是站在一边不停地抱怨而不是埋头做事,明明是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做好的事情却只有你一个人暗自努力,导致不欢而散;或者有这么一些人,总在空间或者朋友圈里发一些类似“今天好烦啊”、“我好痛苦”这样无病呻吟的话,偶尔发表,权当是发泄一下就好,可每天都在说,就不免让人有些反感。明明是一天的好天气,却因为一大早看到这样的丧气话,而变得阴雨绵绵。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身边的人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产生好的影响则收到好的评价,产生不好的影响则收到坏的评价,与其做一个负能量满满的人,我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传播正能量的人。
我认为现代人发泄负能量的起因有两种,第一种是为自己忙忙碌碌却又庸庸碌碌而懊恼,还有一种就是为自己虚度光阴无所事事而后悔。其实这一切的归因,我都把它理解为目标不够明确,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不懂得时间管理,因而产生了这些负能量。
举例来说,当你不知道中午自己想吃什么的时候,往往会把这个问题抛给你的同伴,而在这种时候,你其实就把那种犹豫不决的负能量传递给了别人;当你不知道怎样安排课余时间而导致时间荒废,发朋友圈和空间动态来发泄或自我忏悔的时候其实就将这种负能量通过互联网散布给了更多的人;当你觉得自认为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很满就以为生活充实,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庸庸碌碌,没有什么成绩的时候,就会怨天尤人,成天被乌云笼罩,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糟糕,使自己陷入了负能量的泥淖中。在这些事例中,我们总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将内心的洪水猛兽释放出来,轻则决堤,大则丧命。
想要收住内心的这些洪水猛兽,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做好短期及长期规划。要确认自己的目标导向,在往后的生活中做选择时就要将这些选择与自己订立的指标相对应,相一致时就选择,不一致时就放弃。在爱情上有一条被普遍验证的规律,当你订立了一系列的择偶标准之后,往往你的恋爱对象与这些都不符。这条规律在一定情景下有其适用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现出了它的缺陷。很多人都把这一信念带入了生活中,认为这些目标没有作用,但事实上,正是这些目标和理想引导我们避免诱惑,同时坚定我们的方向。
有了目标往往还是不够,想要真正的摆脱负能量的侵扰,还需要我们将这些目标细化,并将其合理地分配到每天的生活当中,也就是说要做好时间管理。据本人曾经的一项调查结论表明,在我们的大学生群体当中,约有46.25%的同学对于自己的课余安排没有规划,这就导致时间白白溜走,从而追悔莫及。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时间管理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品质,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总是很少抱怨并充满着正能量。
该项调查研究结果中还显示出,有43.24%的同学表示自己之所以没有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是因为自制力太差,有和没有一个样,很多人都对这种观点持同意态度。但我认为,这不是自制力的问题,而是目标和计划不明确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往往一事无成,会产生干着没劲,不想干等消极情绪。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早上八点钟有课的话,即使一个平时睡到早上十点多的人,也会在这种潜意识下早起上课,而那些没有早课的日子,愣是雷打不动的躺在床上,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目标驱使下的行为。
无论如何,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带给身边的人正能量,从自身出发,时刻反省自己。当你再次拿起手机想要编辑一条负能量满满的动态的时候,要想想看到这些话的人心中是怎样的抑郁和愤懑;当你和身边的人不停的抱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当很多的“垃圾”从你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种负能量是双倍的。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当你向别人传递正能量的时候,那么就会有两个人能量满满,但当你到处传递负能量的时候,则会影响到另外一个人,这种负能量的作用就会被无限扩大。
收住内心的洪水猛兽,正如马克·奥勒留说过的那样,“今天我脱离了焦虑笼罩的阴影。不,应该是我抛弃了焦虑,因为焦虑来自于我的内心,而不是外在”。让自己的心灵充满阳光,让前途充满光明,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明媚,更加焕发生机!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陈欢 责任编辑: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