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心灵驿站

圣诞——外来节日究竟该不该过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6年12月26日

  在刚刚过去的平安夜、圣诞节这48小时里,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群体刚刚度过了一场最后的狂欢。就我个人而言,在这两天里暂时放下了繁重的期末复习任务,写贺卡送给朋友,去商场逛街、吃饭,试图用这些行为来表现出节日与平时的不同。
  圣诞节到来前,各大商家就纷纷打出了圣诞促销的广告,电影也有以爱情片为主的圣诞档上映,店铺用贴纸、喷漆装饰门面,大商场外放置了巨大的圣诞树。这一切的目的都是营造出一个轻松浪漫的氛围,来使人们产生购物欲和节日心理。这之中不免有许多反对的声音:有人说,圣诞节是洋节,中国人这样大肆庆祝,不免有崇洋媚外之嫌;也有人说,圣诞节成了情人节,给秀恩爱的人提供了条件,对其他人来说却没有任何意义;更有甚者放出谣言说圣诞节是列强庆祝侵略中国胜利的节日。
  诚然,圣诞节原本是一个属于基督教的宗教节日,与我们这些并不信仰基督教的人并无关系。然而我认为,圣诞节发展到今天这样全民狂欢的规模,有它的必然性。首先,圣诞节来源于童话故事,经过了漫长的传播、演化过程,于我们不信仰基督教的人来说,仅保留了互送祝福、礼物的传统,这些传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爱意、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机会。其次,圣诞节处在元旦前夕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距离上一个节日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人们心底都已经产生了放松一次的诉求;年底工作、考试的压力剧增也让这个节日成为了很好的减压、放松心情的契机;圣诞多伴有雪,独特的节日氛围也为一些追求浪漫的人提供了条件。
  对于绝大多数非基督教徒来说,圣诞节的内容很简单。有些人与朋友、恋人相聚,留下珍贵的回忆;有些人抓住促销机会买买买;有些人在社交平台晒出过节的照片,分享生活;有些人放下手头的繁重和心头的纷扰,走出门去把压力都释放出来……人们逐渐在这个节日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这个节日也越来越以适合中国人的方式出现。
  首先,圣诞节作为一个外来节日,在中国以狂欢和购物为主题,与中国传统节日丝毫没有冲突;其次,圣诞缓解了中国人年末的压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些影响都是正面的;再者,圣诞节并没有给我们的文化、生活、社会带来危害,它传递的是爱和关怀;因此,圣诞节不仅该过,还要好好过,过成更适合中国人的节日,过出新意,过出它应有的价值。

【供稿单位: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冷梅毓    责任编辑: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