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30日 19:27 点击次数:
我想,如果说酒与故事是冬天的专属,那么诗歌与茶便是春日的享受。
冬日·酒·故事
前段时间,一句叫做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的台词火得一塌糊涂。想想看,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冬季,三两旅人围坐火炉边,热一壶烧酒,聊尘世坎坷,慰风尘之苦,这样的画面如何不令人心动。乡间茅舍,萍水相逢,天涯过客,或许明日还要起早赶路,然而今夜却舍不下这热气腾腾的故事。于是乎,酒与故事,便成了某种特定情愫的代名词,荡漾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春日·茶·诗歌
然而再难熬的冬季也终将过去,春天,是读诗的季节。“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被压抑了一冬的情感随着冰雪的消融也开始慢慢生发。正如春风吹开了玉兰,也吹开了每个人的心田,人们试着解下厚厚的包裹,用一种好奇而细腻的心情打量这个世界。于是,诗歌——这个最能于细微之处撬开人们心门的精灵,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潜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古人云:“诗味共茶清。”可见诗歌与茶,实为春日消遣时光之良配。
可惜现代社会大数据、自媒体的飞速发展,大大挤占了人们读诗的时间,我们愈加渴望热闹激烈的文学,却不再愿意细细品读一份斟酌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然而在这个春天,偶然得到的一本席慕蓉诗集却唤醒了我读诗的欲望,也让我收获了许多美好与感动。因此,写下此篇,愿与君共享。
杨光治先生曾经说过,席慕蓉的诗,“就像她的名字那样,是一条江河,泛着清丽的旋律,闪着悦目的波光,带着对爱情的追求、年华的惆怅和沉重的乡愁等最有价值的人生情味自然地流,流到读者的心坎里,荡漾着读者的心弦”。的确如此,也正如席慕蓉自己所说,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一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瞧吧,她的诗篇不是对黑暗现实的深刻批判,不是对宏大场面的热烈讴歌,而是流露出来一种朴实无华但却令人心折的真实情感。正是这份自然真诚的表达,才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们内心深处那根最柔软的神经,引起我们最持久的情感共鸣。
在《祈祷词》一诗中,她大胆地吁求,“请给我一个长长的夏季,给我一段无暇的回忆,给我一颗温柔的心,给我一份洁白的恋情“。这何尝不是我们很多人藏在心底的愿望,或许只是因为埋藏地太久,就连我们自己,也忽视了它的存在。在《莲的心事》中,她写道,”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还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以荷喻人,她将一个坚强独立、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描摹地淋漓尽致。在《盼望》里,她说,”那么,再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就只是,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禅意与哲思混合着文学的美感,读来只觉得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席慕蓉笔下的一段话,一个意象乃至一个文字,或许都能在某一时刻引你深思,令你心动。想想看,春风拂面,打开一卷诗集,细品一杯清茶,其中滋味,真可谓”人间有味是清欢“。
据说喜欢席慕蓉诗歌的群体多是女性,这其中又以女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我想这很好理解,因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赞美和对青春往昔记忆的浅吟低唱构成了席慕蓉诗歌的主体,而这正是最能打动年轻学生的主题。正如歌德所说:“哪个少男不钟情?那个少女不怀春?这是人类最美妙的天性。”青葱岁月,年轻的我们愿意沉醉在这样纯粹安宁的世界里,愿意用心捕捉青春的快乐愉悦,我想,这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因为,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才能以同样的爱意去回馈这个世界。
最后以席慕蓉的诗作《一棵开花的树》作结,希望朋友你在这个春天,与诗结缘,追逐风中的快乐。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于璞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狄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