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命运的牢笼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9日 09:54 点击次数:
到2015年,《悟空传》已经出版十五年了。十五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而《悟空传》给读者带来的那份感动却依然不变。
作者说,西游是悲剧。其实是真的是这样。师徒四人踏上西游的道路,经历重重磨难后,修成正果。这一切看起来那么美好。然而,他们已经被套上了牢牢的枷锁,无法挣脱。他们只能向西走,只能成佛,只能出演名为“西游”的这场闹剧,却始终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没有人能打败孙悟空,能打败孙悟空的只有他自己。所以要战胜孙悟空!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怀疑自己,否认自己,把过去的一切当成罪孽,把当年的自己看成敌人,一心只要解脱,一心只要正果。然而,在神的字典里,所谓解脱,不过就是死亡。所谓正果,不过就是幻灭。所谓成佛,不过就是放弃所有的爱与理想,变成一座没有灵魂的塑像。”没有灵魂,失去所有的爱与理想,是多么地可悲啊!是不是选择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游向同一个宿命?《悟空传》里的孙悟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给控制人命的天神以致命的打击,所以,《悟空传》才会带给我们难忘的感动。
那只勇敢的猴子仰天长啸:“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我们都曾有过悟空这般壮志,有过悟空这般任性。他与命运的抗争不是徒劳的——等到那一刹那,黑暗的天空突然被一到巨大的闪电划开,孙悟空一跃而起,将金箍棒直指苍穹:“来吧!”——那一刻被电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万年后仍凝固在传说之中。这事孙悟空的传说,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传说。或许我们不能像悟空一样得到想要的结局,但只要这个天地我们来过,我们奋战过,我们深爱过,我们就可以不在乎结局。
悟空说:“我有一个梦,我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诸神众仙,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再无我战不胜之物。”他的梦,就像我们的梦。可能忘却,可能因为外物干扰而放弃,可它确实我们最初的梦想,是心里总闪烁着的那点光芒。孙悟空最终记起了他的梦,记起了辉煌却不敢回忆的过往,他没有选择向命运屈服,而是挣脱了佛给他施加的牢笼。我想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不停地失去,也不停地付出。即使堕落,即使迷乱,依然有我们追求的脚步,在我们的心里都住着一只桀骜不驯,演绎传奇的猴子。
虽然名为《悟空传》,但金蝉子也是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他就像先知,明明知道一切,却仍然不回头地向前走。他反对佛能控制众生的命运,他是佛中的“另类”。而这个“另类”,却是最令人佩服的。
“你跳不出这个世界,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就超出了他。”金蝉子从西游一开始,就超出了这个西游的世界,指点着三个徒弟摆脱命运的束缚。我们也遇到过许多像金蝉子一样的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老师、父母、朋友……正因为有他们,我们人生的旅途才不会孤单。
在金蝉子这个角色中,也隐藏着些许悲伤。“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没有地方可去的,他们是流放者,你让他们回去,他们找不到来时的路,找不到过去的家园,就会死在某一个角落……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家。可有人却把家放在世界某一个地方,所以他们才会找不到,才会死在路上……我不是忘记一切,我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有”是金蝉子对自己的描述,很确切,没有假,没有家人,没有朋友,看似超脱的心其实埋藏着孤独。
当五百年的光阴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正如书中所说“一切都会消逝,能留下的只有记忆。它摸不着看不到,但它却又是那样沉重的铭刻在心。”《悟空传》已经印在了我心里……
也许曾经有那样一个我,那样生活过。他的身影印在这个时代里,我看见他的传说。我们可以重新演绎这个传说,像孙悟空一样大声喊出:“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
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如果坠落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如果迷乱是苦,该开始还是结束;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
【供稿单位:能动学院 作者:车占迅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梦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