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他电话的时候,正为修改的论文发愁。走出楼外,凉丝丝地掉下几滴雨,乍暖微寒的天气愣是让我打了个寒颤。
他的声音有些含糊不清,带着些那个年纪专有的迷茫和无奈,断断续续向我说着他学校最近对二年级体育系学生开始的分流政策,我耐心地听着,渐渐被细密的雨线打湿。
我和他相差6岁,脑海中第一次记事便是放学回家,床上多了个闭眼的娃娃。本是家中的娇娇女,他的出现打破了我所有的专利,我的苹果,我的娃娃,我的书桌……我一度最讨厌的便是和他分享。他八个月的时候,父亲生病了,母亲无暇顾及,他便早早被断了奶,体质弱的像只可怜的小猫,娇嫩的皮肤成了夏日蚊虫的大餐,肿起了一块又一块,红了是一片又一片,他开始必须摸着旁边人的脸才能安心睡着。轻轻地扇着扇子,讲着我记忆里的童话故事,时刻盯着屋里的蚊子,姐弟俩在那个夏日相互依偎着。
他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母亲一下老了很多,叹息,发愁,哭泣。我开始操持着家里大小事,在一次次睡着之后起身看他有没有踢掉被子;在母亲加班的时候,警惕地听着家门的动静;在学校得了好东西的时候,兴高采烈地留给他,分享我最宝贵的快乐。我想守护他,守护那个叫我姐姐的脆脆的声音。我希望他能好好的,健康的,开心的,不用承担家里的压力和苦痛。坐车时他常常靠在我的肩上睡着,安心的,信任的。我一天天的长大,他也迅速地抽条拔高。母亲和我总觉得对他有所亏欠,力所能及给他做到最好。把他曾经眼巴巴看着的同学的漂亮书包、文具,买给他,只希望他的岁月不要留遗憾,不要那么羡慕,不要那么被生活压得难受。
他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与我恰恰相反。足球、篮球、速滑,基本玩遍了他那个时候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没心没肺的,带着青春期的叛逆走过小学、初中、高中。可惜的是他不爱学习,母亲一次次和他因为学习的事情大动肝火。学习成绩不好的他最终上了所师范类的专科学校,体育专业。志愿是我替他报的,在那可怜的成绩基础上,排除了各种可能吃苦的专业,只是想他将来能轻松些。
现在话筒里的声音竟然是我的弟弟,那个始终无忧无虑的大男孩。“姐,学校现在让选择是健身教练、学前教育还是继续读书,前两项估计就要去单位实习工作了,我还是想先实习之后接个本科……”我的弟弟,只有20岁的弟弟,只会叫嚣着学习有多烦的弟弟,会主动想去实习单位学习,继续接个本科。心疼,难过,唯独我没有开心。一直想替他遮风挡雨的姐姐终究还是不能替他走人生的道路,他的失落、惊吓、恐惧、抗争,正是让我陷入深深地自责。我忘记了自己经历过的一次次社会残酷的挑选与淘汰,忘记了帮他打造一双可以经历风雨强劲的双翼。
“你要为接下来做好计划,要学到什么,走什么样的道路,你要努力······”深呼吸,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他实习的、专业的以及今后的所需要注意的种种。
雨正大、青春路正长,希望一切对他还不晚,我许愿他会有好的前程,稳定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