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故事是温暖的、可爱的、有趣的。
腊月二十清晨,我终于踏上回家的路,山大也用飘飘洒洒的小雪花送别归乡的孩子。当车行至经十路时,我望向窗外,想着正在奔赴的家乡此刻是否也在酝酿一场如此精彩的雪景。从手机看到济南大雪,母亲忙打来电话问今天能否归来,听到我说已经在路上,又是欢喜又是忧,提醒着“天冷路滑,注意安全保暖,保持联系”等温暖的话儿。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旅途虽慢,却是格外温暖和幸福。家庭微信群里:“快了吗,走到哪啦”“导航显示只有十五分钟路程啦”“我在超市这儿,外面雪真大,下车时注意安全”“好的,妈”……近乡情怯,也倍感惊喜,因为家乡的雪比济南还要大得多。行至超市门口,我让车停下,于是雪地里多了两行脚印。
回到家,正纳闷着四下无人,母亲提醒道,“你爸是不是去接你了,你没说提前下车吧,快打电话”。我跑出门去,走了长长的一段路,看到父亲和小妹返回,小妹拿着伞也不打开就在前面跑。于是,朝着家的方向,又有三对脚印清晰地绘刻在这雪天一色中。此情此景像幅生动的画儿,温暖、美好、幸福而真切。
寒假辅导小妹功课,看到语文书开篇三首诗中一首是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我眼前一亮,“咦,这个可以当你的寒假小实践,实践作文也有了”。开始她给了我一个不屑的小眼神儿,直到听说一首诗能完成三项作业任务,她才来了兴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诗的大意是讲南宋的小孩子用彩线将在盆里冻好的冰块穿起,制成类似于锣的一种“银铮”。据杨万里说,他家孩子互相敲“铮”的声音清脆到可以在林间回响。读完我瞬间觉得这事儿做不成了,且不说这里面实践趣味性有多少,单看操作难度和效果追求就挺高。确实,最后我们连两盆像样的冰都没能冻好,要么冻不住,要么从盆里脱不出。实践是失败的,是还没有开始就结束的,实践作文也就无从谈起了。最后,小妹一脸“嫌弃”地说她还是去写学习葫芦丝的故事吧。我笑着说,“别急,等会儿,咱们先检查一下《稚子弄冰》的背诵吧……”
“当阳光亮堂堂照在院子里,照在旧瓦片上,照在旧屋脊,总有一些小麻雀,在院子里蹦跳又逃去。”这是《人世间》里的一段词,恬静、温馨而美好。新年伊始,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看剧,就像去年此时一起看《大江大河》的模样。这种岁月静好的模样,这些年来只能发生在春节期间,不禁让人生出盼望时间停驻的念想。
电视剧情节的跌宕固然引人,但更让人感动的是周家人的日常点滴,更让人温暖的是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讨论着剧里的一家人。剧中有多段关于亲情的描述,周父和两个儿子“人越老越小”“当爸了还有爸揍是种幸福”的讨论,周母与小儿子“养口体与养心智”的对话,给人感动之余更带来深深的思考和启迪。电视剧时间跨度较大且集中在改革开放后的阶段,我会给父母科普那段时间的风雷激荡,父母则借着剧里的“二八自行车”“绣花门帘”回忆起属于他们的少年故事。母亲说和周秉昆那样穿过姐姐留下的“彩条毛线裤”,父亲说年轻时也去东北闯荡过……父亲和剧里的周父有许多相同之处,都不善表达自己的爱,却也把爱毫无保留地给予。
回顾这些年来,自己异地求学,父亲外出工作,一家人真正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也和剧里那样盼望着团圆。寒假是最值得期待的日子,不需要什么巧妙的仪式感和真挚的语言表达,只要一家人闲坐在一起,灯火也无比可亲。一家人一起数数今年的收获,一起想想来年的规划,一起看看《人世间》的亲情……
文章发表于2022年3月2日《山东大学报》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