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是中国首部公映的“慰安妇纪录片”。之前总觉得胆怯面对这段沉痛的历史,可是那些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人的离世,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远去,这足以让我们警醒。
所以今天,我打开了这部纪录片。并不是我想象中歇斯底里苦涩难言,整个纪录片的画面极平淡,阿婆们的话也很少。这样平淡,却让人泪流满面。
阿婆们住在典型的村子里,各有各的老态龙钟。话讲的支离破碎的老人,唱《阿里郎》唱得流畅动人;已经被时间遗忘也遗忘了时间的村子里,白桔梗的歌声飘荡;参与过抗战的红色娘子军被掳为慰安妇,老来却仍然硬气、坚强;最乐观的那位还会经常喂猫,猫与她相熟,喵喵叫着冲她索食。猫不知道她经历过什么,我们都无法想象她们经历过什么,只能从她们的叙述中窥得半分,几句话几声哽咽,我们听来不过三四秒,对她们来说是亲眼见到失去至亲的绝望、撕心裂肺的痛苦,还有极尽凌辱的数年。那时,她们仅有十几岁,本是享受青春和快乐的年岁。她们在提到这些的时候,总是突然的哽咽,而后长久的沉默。
应该如何面对这段历史,阿婆们给了我们答案。
“面对伤痛,不终日怨恨,但一刻不忘。”不记仇是好事,但是不能遗忘。
纪录片中包含很多个老人吃饭的镜头,遍布皱纹的面孔用力地、大口地吃饭。“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活下去。”
我们景仰战无不胜的英雄,却总是忽略平凡人在历经磨难重新生活的勇气。这部纪录片是想让更多人去了解这段历史,真正的尊重她们,她们不需要我们的可怜,她们每一位都在坚强的活着,每一位都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