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号那天,我到达了洛杉矶国际机场,当地人习惯称之为LAX。过了海关,一出机场,穿着醒目黄色POLO衫的UCI接机志愿者举着我们项目的牌子,热情地招呼我们。这是我踏上这片大陆后感受到的第一丝热情,让我些许地放松了下来。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位于洛杉矶南部的橙郡的欧文市,是南加州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连续14年被评为全美最安全的城市。听到UCI学生的这一介绍,来之前对美国频发枪击案的担忧顿时减少了许多。我们的宿舍位于学校内新建成的MesaCourt,宿舍楼内设施齐全,公共区域布置得十分漂亮,有电视、烹饪区、冰箱,宿舍为两人间,并含有客房服务。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能有如此舒适的居住环境,无疑对我们长途旅行的疲倦是一种安慰。
在项目的第一天,我们进行了新生见面会和破冰行动,帮助熟悉校园环境和设施的使用,了解课程安排,并让所有参加此次项目的同学们互相熟悉。前来参加此次项目的同学来自全国不同的大学,有北理工、中科大、华东师大、南科大等,我和我舍友代表着山大的形象,深感责任重大。
在项目的第二天,我们的课程正式开始了,我们和所有任课老师第一次见面。这次项目分为4个专业方向:国际贸易、生态学、JavaScript程序设计和工程方向,全部由UCI的老师担任教学。由于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我选择了更贴近我专业的工程方向。我们这个方向要上的课有学术写作、国际交流技巧和物联网专业课。老师和我们相互自我介绍,并为我们讲述了接下来的课程大纲。学术写作课期间,我们要一步一步完成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国际交流技巧课上,我们要学习如何用英语更好地交流、讨论和演讲。在物联网专业课上,我们要用树莓派搭建智能小车,并对其编程以完成一系列比赛。
在后面的三周时间内,老师真的就像我们的朋友,上课时和我们围坐一团,一群人讨论问题。这样新颖的上课形式,让我一开始还不太习惯。不仅是我,其他中国同学也都不太习惯这样的上课形式。刚开始老师问我们对知识点有没有问题,经常我们是一片沉默。老师说,在她的美国学生的课堂上,学生们从不会等到她提问,而是经常打断她提各种问题。在这里,所有的课程老师都鼓励学生提问,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我认为,相比美国学生,中国学生更习惯于将问题留到课下再问,以免打扰正常的教学进度。进一步想,我觉得可能是和中美的班级规模不同有关。美国的课堂多为小班制,课上学生很少,因此老师有时间和精力去解答课上每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而中国的课堂上学生数量较多,老师没办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因此保证教学进度、课后再解答学生问题是更明智的选择。不论何种形式,我认为只要学生能积极思考,提出疑问,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
周一到周五,我们都有很多课,课上还会有作业,所以很少有时间出去玩。宿舍到上课的地方需要走20分钟,有时候还会有早上八点的课,但是我们从未有人迟到,上课时认真的态度也给老师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尽管我们都有点受时差的影响,但身为中国学生的责任感还是让我们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专业课最后的比赛上,我和舍友的小车在外观设计、避障、循迹三个任务中的累计总分为所有小组中最高,因此获得了比赛第一名。
在周末,我们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或者自己出去玩。课外活动有皮划艇、野足。我们自己去了欧文市的newport海滩、当地的集市和大型的购物中心。出去玩得多了,对当地的公共交通越来越熟悉,对美国生活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当地的公交系统并不是很发达,人们出行首选还是私家车,我们出去玩也多是用Uber。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方面是,不管多么不起眼的地方、小商店或者公交车,都有为残疾人轮椅设置的专用通道。美国的夜生活不是那么丰富,不像国内的宵夜、卡拉OK,但是白天户外活动的选择十分多。在UCI,我们可以玩各种球,篮球、橄榄球、棒球、网球等,还可以冲浪、皮划艇、游泳,所有运动都有标准的场地和专业的设施。
在项目的最后一天,项目主管为我们颁发了证书和奖品,然后大家一起合影。这一段时间,诞生了许多友情,我们互相加了微信,有些不舍地道别。
今天的我,已经离开了美国,离开了UCI,回到了学校,回想过去三个星期的经历,感觉有很多收获。闭上眼睛,在另一片大陆上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带着这些美好的回忆,我将开始大学四年最后一年的努力,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