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心灵驿站

与你前路共行团队社会实践感悟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9年08月23日

在暑假的社会实践工作接近尾声之际,我想围绕“垃圾”这个话题发表一些感想。

我们都知道,“垃圾”是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自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来,垃圾的数量与种类也大幅增多。从以前枯枝落叶剩菜剩饭等可返回到自然界自我消化的垃圾,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塑料、电子、废旧电池这些大自然短期难以处理的垃圾,垃圾的“发展”甚至也说得上是“突飞猛进”。我们很难避免这样的问题,因为国家需要发展,人民想要好日子,于是自然环境便成了人类利益的牺牲品。被渔网缠住脖子的海豹、全身沾满原油的企鹅、被塑料小桶罩住头部无法挣脱的狼、误把烟头作为食物的鸟……人类为了谋求发展而犯下的过错已经给生态各级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就连我们自己也难以幸免于难,大米中的重金属、水源中的微塑料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所以如果人类仍然不重视环境问题的话,无法想象,今后的我们面临的将会是怎样一个世界。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最近新推出了垃圾分类政策并积极宣传执行,我们也终于能够不再一味地呼吁倡议,而是以真正的行动做出改变。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的科学分类以及惩罚制度的严厉性和宣传普及的广泛性,都让我们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然而,这样的政策在现实中实施起来究竟会不会取得良好效果呢?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想尽我们能尽的力,于是,暑假里,我们组队实地和线上调查了一下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现实生活中垃圾处理的具体情况,以及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

可以说,情况并不乐观。较发展初期人们随地乱扔、垃圾遍布四处的情况而言,形势确实有所好转,大部分人都有将垃圾放置垃圾桶的意识并且切实执行了,但是他们的分类意识却十分淡薄,即使少部分人有较强的分类意识和知识,也无法扭转大众不分类的大局面。所以刻意区分设置的“一分为二”垃圾桶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在大部分人眼里,它只是个垃圾桶,并没有什么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区别。所以说,分类知识的普及与惩罚制度的严格执行都非常重要,我们要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能让那些想要垃圾分类和懂得垃圾分类的人的努力付之东流、让国家费尽心思出台的新规政策形同虚设。

路的前方仍然是未知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地为这条路斩去荆棘、挪走石块。无疑,前行的路将会走得更加顺畅、稳健。


【供稿单位:材料学院     作者:黄明月    责任编辑:燕隆姿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