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心灵驿站

听马兵老师的文学课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9年08月02日

我喜欢山大的风和阳光、雨丝,因为我踏在我所熟悉的这片土地上,掠过耳畔的总是亲切的方言和北普。我在讲座的知识壁垒中挥开迷雾,打碎误解,重塑对未来方向的架构。我也被历史学传播学深深吸引,但我想我还是最爱文学,无论是在午后翻开的书页,在同学只言片语中展露的另一种秘境,抑或在马兵老师的课上拾起沉甸甸的回答。

拾起来的是写作角度——载道为人生,言志及审美,通俗的都市现代性;突破成规,向尽头摸索。他道出赵丽华有意义的错位实践、“废话体”实为极端的反向写作、“你脸白心好的女人,在梦中也莫忘带一把花”是如何做到口语化地抒发诗情。

拾起来,他说的,倾诉欲望强,人物塑造不够饱满的,一语中的的我的现状。

拾起来未曾注意过的阁楼上疯女人的无奈嘶吼,和鲁迅先生颠覆童话的“之后呢”。

他教我们评判作品:艺术价值、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变动、理论批评的价值取向、读者期待、发现人。一个作品在出世之后是可以超脱作者所赋予的情感的,时代赋予含义,读者赋予含义,无妨。

他对我们说,走保守和极端都容易走入绝境、成全读者的期待可能会损害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真正伟岸的作家从来不考虑读者。”要有直面作品的勇气,找到自己与作品的对话方式。

此外还有种种,然而那些毕竟是对于个人的朦胧不清的点醒,不可为外人道也。

总之,一直以来困住我的许多问题,马兵老师在不经意间给了我答案。能听到他的课是我的荣幸,当然更大的荣幸是我因此摸索到了一点文学更深刻的轮廓,仿佛坐的小车驶出加油站的时候,油箱满满的很安心。

感谢山大,感谢老师们和志愿者们,也感谢同学们,感谢在七八月份换岗的这个星期里,带给我的温暖和充盈。

(编者注:作者为2019年山东大学博雅通识人文体验营营员)


【供稿单位:山东省实验中学     作者:高千惠    责任编辑:宋广鑫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