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由我校材料学院任登义教授主持的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E4303电焊条产品的优化研究与开发”,于12月9日通过了由山东省教育厅主持的技术鉴定。
E4303(J422)是我国开发最早、使用量最大的普通型焊条。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这一传统产品提出了新的使用性能要求。项目根据工程实际提出的上述要求,以焊条电弧物理行为规律和酸性熔渣微观组织结构的技术基础研究为先导,解决了“套筒内壁高电导率”和“低空载电压下的稳弧机理”这两个长期困扰焊条制造业的技术难题,研发出工艺性能综合指标优良的新一代E4303产品;新产品的再引弧性和低空载电压下的电弧稳定性指标,高于国内外同类名牌产品,且制造成本较低,经济性能良好。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熔渣晶体结构缺陷导电机构”理论和“酸性熔渣由Fe2MnTi3O10主晶相、游离氧化物晶相、玻璃基体相三相组成的熔渣微观结构”理论的提出与研究,理论价值和指导实践的意义重大。该理论属国际首创,在理论指导下优化研制的E4303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供稿单位:科技处 责任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