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17日下午,“物理实验及其在科学研究中应用”讲习班在山大举行,张泽院士、朱静院士、薛其坤院士、梅良模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的近百位研究生参加了这次讲习班。
讲习班开班前,张泽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物理学部主任张守著分别发表了讲话。随后中科院物理所蔡建旺研究员作了题为“磁电子器件面面观”的报告,薛其坤院士作了题为“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报告,复旦大学金晓峰教授作了题为“some basic concepts on spin and spintronics(自旋的基本概念)”的报告。
物理学实验方法一直是推动物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和动力,不仅已经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材料和生命科学三大科学支柱领域也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在物理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研究项目的作用,为了尽快使广大研究生和有关科研技术人员掌握这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方法、理论以及相关实验技术,充分发挥先进仪器设备的作用,更好地开展科学基础研究工作,数理学部物理Ⅰ学科组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将举办了这次“物理实验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应用”的系列讲习班。力求加强我国凝聚态物理、先进材料领域实验物理方法建设,积极开展学科带头人之间的学科交叉与交流,促进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提高该领域科学工作者自立创新能力。
讲习班围绕当今国家半导体低微子流及量子调控、纳米磁学与自旋电子学纳米材料与器件等学科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将物理学实验的讲座与科学专题研究更好结合,以加深从事自旋自旋相关、输运与调控研究的专家学者对相关实验方法的理解,提高综合实验能力。讲习班采用学术讲座、实验演示与自由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倡导讲演人(Instructor)与听众互动。科学问题与实验方法研究人员互为教员与学员的方式,以教学相长的特色开展深入地学科交叉式研讨。]
【供稿单位:物理学院 作者:宋洪晓 责任编辑: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