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密码学界的巾帼英雄——山东大学2005年十大新闻人物王小云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6年02月03日

2004年8月16日,王小云破译MD5安全漏洞算法;2005年2月15日,王小云研究小组宣称,理论破译SHA-1……国际密码学界震惊了。
    王小云,一位山东大学自己培养的女博士、女教授,土生土长的山东巾帼。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她先后破译了MD5和SHA-1这两种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等电子商务领域的电子签名密码算法,被国外专家称为“当今密码学界的巾帼英雄”。几乎在一夜间,王小云就由一位默默无闻的大学教授成为震惊国际密码学界、金融界乃至整个网络世界的名人。
    
    两大新发现震撼国际密码学界
    
    王小云1990年在山东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潘承洞教授,攻读数论与密码学专业博士,在潘承洞、于秀源、展涛等多位名师的指导下,她成功地将数论知识应用到密码学中,并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Hash函数的研究。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她找到了破解HASH函数的关键技术,成功地破解了MD5和其他几个HASH函数。
    2004年8月17日,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召开的国际密码学会议(Crypto’2004)上来自中国山东大学的王小云教授作了破译MD5、HAVAL-128、 MD4和RIPEMD算法的报告。会上,当她公布了MD系列算法的破解结果之后,得到与会者长时间的热烈掌声,部分学者起立鼓掌致敬,这在密码学会议上是少见的盛况。王小云教授的报告缘何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因为她的研究成果作为密码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宣告了固若金汤的世界通行密码标准MD5的堡垒轰然倒塌,引发了密码学界的轩然大波。会议总结报告这样写道:“我们该怎么办?MD5被重创了;它即将从应用中淘汰。SHA-1仍然活着,但也见到了它的末日。现在就得开始更换SHA-1了。”该结果在公开后的两周内得到400个网站转载和评论。MD5的破译网站评价她的工作为“近年来密码学领域最具实质性的研究进展”。
    2005年2月15日,在美国召开的国际信息安全RSA研讨会上,国际著名密码学专家Adi Shamir宣布,他收到了来自中国山东大学王小云、尹依群、于红波等三人的论文,本论文描述了如何使得两个不同的文件产生相同的SHA-1散列值,而计算复杂度比以前的方法更低。这是继2004年8月王小云教授破译MD5之后,国际密码学领域的又一突破性研究成果。王小云教授提出的“比特追踪法”,对于破译HASH函数具有重要作用,在MD5等一系列算法破译后,再度对SHA-1的破解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方法为密码分析技术开辟一条新思路,使得我国在HASH函数的研究领域走在了国际前列。这充分证明她的学术水平在国际HASH函数研究领域所处的显赫地位,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国际地位。
    
    科研、育人两不误
    
    王小云教授能在密码学研究领域取得如此重大成就,是与她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王小云教授在成功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同行评价她,从不急功近利,没有新思想新进展的论文她是绝对不主张发表的。对于王小云教授来说,破解算法的工作使她将100%的精力投入其中,对她来讲,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没有8小时工作概念,长年累月陪伴她的是不眠的灯光和天上的星辰。
    王小云教授作为山东大学信息安全的学术带头人,负责整个专业的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她非常认真,亲自负责完成实验室建设计划、申请报告、调研甚至是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一系列非常具体的工作,虽然有时感觉这也占据了自己宝贵的科研时间,但她始终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按她的话说:“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实验室和科研工作都是最好的,让更多的优秀学子都愿意来上山东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 经过多年的探索,王小云教授已经摸索到了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学生报考信息安全研究生。2004年,她招收了13个硕士与4个博士研究生。在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过程中,她严格要求,认真负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不久前,王小云教授由于其在密码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很多人觉得密码学是很玄妙的学问,而我们觉得它非常有趣。因为我们习惯于用数学方式思维,而一旦养成了这种思维方式,数字在我们眼中就变成了美妙的音符,我们的研究就象音乐创作一样有趣。”王小云教授说。]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采风    责任编辑: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