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16日,风和日丽,春光明媚,山东大学教学质量与评估总结表彰暨2006年教学工作会在东校区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校长展涛主持。
首先,展涛校长阐述了本次会议的背景和主旨。他说,我们正在制订学校“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学校的重点工作中,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而其中本科生的培养又处于突出位置,学校将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教师是核心环节。2005年我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是把合校5年来本科教学工作彻底梳理了一遍。我们要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中的质量、制度、创新等深层次问题,积极探索构建我校“融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育体系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把这次会议作为开展“十一五”期间各项本科教学工作的新起点,在新的压力与挑战下,以新的视野,认真总结过去,仔细规划和展望未来。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方宏建宣读了《关于表彰教学质量与评估先进单位的决定》,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等28个单位受到表彰,其中 14个教学单位被评为“教学质量与评估优秀奖”,5个教学单位被评为“教学质量与评估特别奖”,7个职能部门被评为“教学管理与服务优秀奖”;授予1个职能部门“教学质量与评估特别奖”,1个职能部门“教学质量与评估特别贡献奖”。出席会议的学校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发了奖牌。
副校长樊丽明作了题为《关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的主题讲话。她从“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大学的使命”、“我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和差距”、“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关于山东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背景下进行本科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新思考;简要而全面地总结了山东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及差距;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山东大学今后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总体思路。
会上,教务处处长王仁卿作了《教学质量年、教学评估总结和“十一五”教学工作思路与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重点》的工作汇报。数学院院长刘建亚、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龚瑶琴、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育济、材料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木森分别作了题为《基地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医学大平台构建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型教学与创新性人才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典型发言。
展涛校长针对每一位的发言都作了简要点评,并作了最后讲评。他说,我们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我们每一位管理者,都要有一种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重视和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一个学院、每一个学科,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思路,站在新起点办出新特色。威海分校与总校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我们建成的几个“基地班”要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引领山东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下午,与会人员分成文、理、医、工4个组进行了研讨,重点讨论了学校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即将推出的《山东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等征求意见稿。
参加会议的人员还有校长助理王剑敏、贾磊,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威海分校教务处主要负责人,教务处科以上工作人员等。学校党委宣传部山大视点网站对大会进行了网上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