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关于授予王克明等8名同志荣誉称号的通报》中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首位人员给予表彰,全省共有6人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人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山东大学王克明教授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王克明教授完成的项目“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这是山东大学自1995年彭实戈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来又一次获得该奖项。
王克明教授等完成的“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成果为:系统研究了离子注入光波导,提出“高能重离子低剂量”形成波导区折射率增加型光波导的新模式并成功制备了条形光波导,用“高能重离子低剂量”和“高能轻离子高剂量”两种模式在18种新型光电晶体中形成光波导,约占国际上离子注入光电晶体形成光波导总数的1/3,进一步阐明了形成机理;用离子注入和激光脉冲沉积法(PLD)研究了KTP晶体的稀土元素掺杂问题,发现用PLD法可以实现KTP晶体高浓度(百分之几原子比)掺Er的光波导激光薄膜;系统研究了重离子注入光电晶体和硅中的射程和损伤(缺陷)分布,以及Hg离子在光电晶体中的射程分布规律。有控制地利用损伤来研制光波导和二次缺陷消除的研究。根据Biersack角扩散模型(PRAL),发展了一种计算重离子在多元靶中的平均投影射程和射程离散的有效方法;提出了离子束混合必须考虑化学驱动力,并建立了离子束感生界面反应和原子混合的唯象模型,较全面地描述了离子束混合机理。]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苏红燕 责任编辑: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