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山大人文纵横:中日文化比较—传统与现代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6年06月07日


    [本站讯]6月6日下午4:00,由山东大学团委、山东省东亚研究所联合主办,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人文纵横”系列学术报告会在山东大学东校区新校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有先生作了题为“中日文化比较—传统与现代”的学术报告。会前,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尹薇在邵馆贵宾室会见了刘德有先生。山东省东亚研究所所长林泓到会并致辞。
    林泓在致词中说,非常高兴能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本期“人文纵横”系列报告会,也非常荣幸请到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有教授。在这里感谢山东大学,感谢刘德有教授。
    刘德有教授首先从如何看待中日文化间的关系谈起。他说,中日文化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不同的文化差异。与东西方文化相比,中日文化之间更容易沟通。但由于彼此文化背景的不同,中日文化之间又是存在差异的,要加强共同的理解,就必须承认并认知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认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但也不可将中日审美观念绝对化。日本人的审美观念追求“物哀”“闲寂”“枯淡”的境界。但这并不是日本文学所独有的,在中国文学中也具备这种精神境界。其中,刘德有教授还特别强调了日本人的“暧昧”文化。他说,日本无论是在国内政治问题的处理上,还是在国际化的外交舞台上,其所使用的暧昧模糊的语言都只是一个虚相,必须看到其暧昧语言后的真相。
    进入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准,要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刘德有教授就中日动漫产业发展的比较,说明了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中的不足。他强调,中国文化产业的改进,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要力争民族内容的国际化,使传统形式找到新的附加值,要大力培养有创意的人才,中国的文化产业不仅要有传统形式,还应有创意观念。
    最后,刘德有教授谈到文化研究与科学态度。他说,尽管中日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彼此的文化,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懂得对方的文化内涵。用科学的态度研究别国文化,才可以真正地相互理解,促进彼此文化交流。要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民族性,就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报告会之后,刘德有教授对观众所提出的有趣的、有意义的问题作了谦虚认真地回答。
    刘德有,1931年出生于辽宁大连,1986-199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名誉会长、郭沫若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1955年开始,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王震、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日本领导人的重要会见担任口译。此外,他还有很多文化著作与文化译作。  |  |   
]

【供稿单位:校团委     作者:文/贾慧敏 图/汪海波    责任编辑: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