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展涛做客“新杏坛”寄语毕业生反响热烈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6年06月18日


    [本站讯]山东大学校长展涛6月12日晚做客“新杏坛”与毕业生的对话活动,在今年的14000多名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6月14日的校长随笔《六月心情 ——写给2006届毕业生同学》一文在“山大视点”网站发表后,许多2006届毕业生和在校的非毕业生有感而发,写下了许多优美而富有激情与活力的“学生随笔”,表达了他们对山东大学深厚的感情,对自己作为山大人的自豪,对山东大学改革发展变化的充分肯定,对山东大学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和对校园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眷恋的种种心情。
    对话中,展涛说,山东大学这几年的变化最重要的还是 “人”的变化,全校师生的视野、思想都发生着变化,不断地超越着自我。一个不断进步的大学,它应该是多样化的、开放的和共享的……。对于展涛校长的一些感慨、观点和理念性的东西,不少学生在听后感中谈了自己的认识。他们说,关于“人”的变化。“山大这些年的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无论是校园的环境设施还是教学科研设备,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变化,山大人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视野更加开阔,并不断的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在这变化中,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和旺盛的人气”。“山大即使不是名气最大的学校,却是让我们最满意的学校。对我们这些在校学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一点更可贵呢?展校长在演讲最初就说,‘气有浩然’,这说明了我们山大的一种‘人气’。的确是这样,我们山大是有‘人气’的学校,也是有‘人情味’的学校。‘让学生满意’,这也正是‘人情味’的表现吧。多关注学生发展,多体贴学生需要,继续这样做下去,山大将会是最有凝聚力的家园”。
    关于现代大学的特征,许多同学在听了展校长的阐述之后都感触很深。“海外考察归来的展校长全方位地介绍了海外大学建设、校园生活以及海外校友的情况,也提出了山大未来的‘DOS’规划——多样性(Diversity)、开放性(Openness)、共享性(Sharing)的发展远景,对母校教学、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拥有学者的儒雅风度却又极其和蔼可亲,风趣的话语和真诚的笑容使这场与同学们的交流热烈非常”。“展校长谈了很多话题,对于他的‘共享’的理念没有作过多的阐述,只是提到王小云教授现在成为我校与清华大学的双聘教授,形成了这种优势资源的‘共享’。而作为一个普通学生,我觉得,这种‘共享’的概念还应该更多、更广地向外扩展”。“看看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缺乏团队协作能力。而这种团队协作能力不正是在展哥构想的这种‘共享’的理念中才能得以实现吗?一个人好那不是本事,有本事的是让每个人贡献出自己好的一面,让大家在共享和交流的过程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让整体有所提高,同时让每个人学会在集体中互帮互助,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从展哥认为的高端学者王小云教授的例子,到一个普通的班级中学习小组团队的建立,其实都涵盖了这种‘共享’理念所涉及的模式”。
    说起我们的校长,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感想。“展校长,其实我还是喜欢并乐意称他为展哥”。“展哥,一直是我们山大人的骄傲,他‘最贴近学生’,没有校长的架子,和蔼和亲,激情澎湃”。 “今天,在展哥做客新杏坛的告别母校的活动中,我用手机拍下了展哥用毛巾擦汗、拿起农夫山泉喝水的图片,记录下展哥习惯性的在大笑时先缩脖的动作。他从不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掩饰,随性自然是展哥一贯的风格”。“展哥又一次为我们朗诵了臧克家先生的《我们是青年》,用他的激情和活力点燃了我们。在这个毕业的日子里,我们惆怅,可是我们更有激情和活力,带着青春的激情和梦想上路,且行且珍惜”。“即使您把那首《我们是青年》朗诵了一千次,我们还是会像第一次听一样被感染。诗歌会重复,您朗诵时的激情永新”。“感谢山大!感谢展哥!!山大的明天一定会是灿烂美好的!!!”
    就要毕业离开学校了,同学们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感触。“大学四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我们在一所大学里学习的,绝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东西,更多的是这所大学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气质。从一个懵懵懂懂的稚嫩少年,到自信自强,意气风发的青年,这个变化,是山大给我们的。从老师们的严谨敬业中,我们养成了做事情认真勤勉的态度;从师兄学姐们的亲切关照中,我们学会了与人相处的真诚和付出。山大,这所宽厚稳重,气有浩然的大学,我们的母校,正是身在其中,被潜移默化,我们才拥有着与之相同的气质,相似的品格。将来,无论我们走向世界的何方,身上所散发出的山大气息,将永远与我们同在。这是我们最骄傲的资本之一,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再过几天,我们就要离开山大,走向社会了。告别母校,却不会告别山大。因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山大都与我们同在。山大,我们爱你,感谢你给予我们的一切。”“山大拥有我们的青春,她永远是年轻的,而我们无论是否在校,都牵挂母校,贡献母校,也让自己的生命,同山大一起,永远年轻。我想说的是,不管我在山大,即将离开山大,还是奔赴其它地方……不管过了多少年,我愿意和我的山大一起走下去,因为,山大也是我的。”]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白向忠    责任编辑: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