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16日晚,山东大学副校长樊丽明与原医学院组胚教研室主任高英茂作客“齐鲁杏坛论坛”,就“知识与人格”这一话题与毕业生展开了热烈地探讨。此次论坛由山东大学学生工作部主办,医学院承办,系山东大学“齐鲁杏坛论坛”第七期,2006年“毕业季”系列活动之三。
论坛在点点灯光点缀出的温馨氛围中拉开帷幕。首先,樊丽明亲切地向即将成为校友的毕业生们问好。她自豪地告诉大家,从山东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她说,“知识与人格”是一个非常特别而有意义的话题。高英茂教授则从专业角度对人格及健全的人格进行了深入剖析,引起了广大毕业生的浓厚兴趣。
樊丽明结合自己的经历从认知方面对人格作出了诠释。她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志向高远、自立自强、有责任感、善于合作等各方面的品质。她说,医生和教师是最高尚的两大职业。作为医生,一方面必须时刻做好更新知识的准备;另一方面,医生必须德艺双馨。她叮嘱同学们,“知识与人格,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是有更高要求的。”
高英茂教授认为,“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除了必备的广、深、牢的知识外,高尚健全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面对社会、面对病人,两个不同人格的人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所做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当主持人向樊丽明请教山东大学如何将知识学习体系与人格培育体系相结合时,她从山东大学设立的两大必修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与传统文学修养入手,进行了深入诠释。樊丽明说,本科教育在于熏陶,同学们可以从课程教育中得到知识与人格方面的提高。她还特别强调,课外活动、论坛讲座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高英茂教授在知识学习体系与人格培育体系的健全方面提出了自己一些积极的建议。他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建立第二课堂、开展论坛等文化活动都能够在促进知识学习体系与人格培育体系的构建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毕业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困惑已久的问题,两位嘉宾对此进行了详细而耐心的解答。针对“医学院学生专业学习压力大,没有太多精力看人文方面的书”这一问题,樊丽明说,同学们应该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学会如何去吮吸不同学科的知识。她还告诉同学们,学校会尽量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以满足同学们的兴趣爱好。
在向同学们介绍教书育人的感受时,高英茂教授笑言自己是既愉快又劳累,累中有乐。面对新鲜的面孔,面对革新的教育内容,他总是感到很高兴。但作为教师所要担当的责任要求自己认认真真、一丝不苟,这是很累的。他透露说,为了参加此次活动,他查阅了《大英百科全书》、《心理学》等专著,做了详尽的笔记,摘录了提纲,对“知识与人格”这一课题做了深入研究。他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供稿单位:医学院 作者:唐小兰 责任编辑: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