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23日,为期10天的山东大学2006中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本次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不但充分体现了“精品化、国际化、创新型、开放式”的办学宗旨,而且为中学生深入了解山东大学的历史文化与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山东大学作为省内的名牌高等学校在培养未来科研人才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7月14日上午,山东大学2006年中学生夏令营开幕式及院士报告会,在济南市历城宾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民华教授,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孙培峰,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黄琦,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宏建,山东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委员何庆希以及来自山东省数十所高中的500多名学生共同参加了开幕式。
夏令营活动期间,生物奥赛班的学生们先后进行了《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人类及动物生理学》《行为生态学》《细胞学》等多门课程的学习,生命科学学院孔维华、孟振农、张燕君、王玉志、杨晓梅等资深教师先后担任主讲。老师们精心的材料准备、细致的课堂讲解、丰富有趣的事例援引引起了中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他们广博的学识、认真的态度、耐心细致地讲解令中学生们深深敬仰。山大老师坚持“基础与前沿并重”的原则,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入生物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讲解与讨论,并强调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达到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教学目标。
活动期间,生命学院王玉志副教授带领中学生参观了山东大学博物馆和医学实验室。在博物馆的山东大学百年校史展厅、原山东医科大学展厅以及山东大学的新篇章三个展厅里,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以及各种图片、实物的展出,中学生们初步了解了百年山大的历史沿革、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学科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并深切地感受到了山大人的自豪感与凝聚力;理论学习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手术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技能实验室的参观,同学们初步了解离心机、PCR扩增仪、全温振荡培养箱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对以后实验课的进行起到了促进作用。
7月23日,由生命科学院杨晓梅、张燕君老师分别主讲的两门课程《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结束。至此,山东大学2006年暑期学校中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