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教师节,我们又一次心存感激地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又一次肃然起敬地想起了“师道”二字。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师道,是师者千百年来凝练而成的力量。纵然我们的社会有沧海桑田之变,师道的力量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师道是恢宏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我们的心灵却又能清楚地感受到。这种感觉,因为师者的一言一行而生动。孟二冬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师者,他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敬意。他对学子的牵挂、对学业的痴迷、对授业的严谨,无不显现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师道魅力。因为这种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人们无须刻意而为,便能心生感念,欣然从之。这就是师道的力量,是我们这个社会传承已久的精神血脉。   
    师道是弥散的,它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所以,当孟二冬教授在图书馆中潜心研究、怡然自得时,当他在学生的论文中夹上密密麻麻的纸条时,当他和学生其乐融融、欢聚一堂时,当他在病榻上还念着远方的学子时,我们都分明感受到了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与信念。
    师道是平凡的,它在平凡中孕育伟大。也许,一位师者的生活常常脱不开以讲台、书案与青灯黄卷为核心的场景。然而,正是这样再简单不过的平凡生活,却常常能够生长出最纯粹最高尚最持久的精神世界。当孟二冬教授以教书生涯的点点滴滴感动我们之时,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平凡人的伟大——没有惊涛骇浪,没有雷雨交加,只有默默的奉献与一如既往的微笑。 
    师道是愉悦的。愉悦二字,不只是一种情感性描述,在古代文论中,它还是一个审美性术语,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做学问的确艰辛、清苦,但孟二冬教授乐在其中。每天拎着一罐水,第一个来到图书馆,在浩若烟海的故纸堆中遨游,在特制的机器上阅读善本书复制的胶片,那种刺目的光线极伤视力,看久了会头晕,可他一看就是几米几十米。在外人看来,这似乎很艰苦,可是,他是以此为乐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你要理解一个学问中人的境界。” 
    孟二冬教授走了。他使我们想起了诗人臧克家的名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一位普通的学者,一名普通的知识分子的辞世,为什么竟撼动了那么多人的心?正是因为他身上闪耀着师道的光辉。 “子曰: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夫子的寥寥数语,既是自己勾勒的自画像,又何尝不是后世师者应有的修为呢?
    逝者已逝,师道长存。唯愿我们的老师珍重身体,在教育事业这片热土上继续耕耘,在攀登学识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祝所有老师平安、健康!]
【供稿单位:校学生会 研究生会     作者:山东大学学生会 研究生会    责任编辑: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