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8日至29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新乡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邵逸夫科技馆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词。
展涛在致词中说,今年是山大社会学系成立二十周年,这是社会学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这次“新乡村建设”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有利于提高山大社会学学术水平,而且有利于加强山大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正在经历的变革必然期待、孕育和催生新的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理论以及在此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这是知识分子影响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接着展涛谈到,学校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鼓励和推进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深入农村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为解决现实问题做出贡献;立足中国这个“社会学的实验室”,加强与海外大学的合作,借鉴它们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解决我们的问题。
刘德龙在致词中简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梁漱溟先生在山东省邹平县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并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农村的社会现实涉及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刘德龙希望社会学学者继承和发扬梁漱溟先生的强烈使命感和实践精神,加大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做出更多的成果。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和来自各地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专家近60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提交论文近30篇。研讨会包括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两部分。这次研讨会为农村研究领域的学者专家们提供了展现研究成果、深入交流讨论、碰撞思想火花、开拓学术视野的平台。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与会学者和专家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自觉、农村组织重建、国家(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及其运作逻辑、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农村社会关系、城乡人口流动和社会流动、村庄社区治理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学者们就新农村建设以农村为本位、以农民为主体达成共识,并将对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继续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先生在闭幕式上作了题为“当前的农村形势和三农问题”的重要学术报告,对当前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了剖析。陆学艺先生认为社会学研究(不论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要慎重判断使用的二手资料和数据,强调要深入农村实际,听取农民心声,立足实践作研究。此外,陆学艺先生还肯定了在当前形势下召开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肯定了这次研讨取得的学术成果。]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黄蕾 责任编辑: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