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山东大学四项科技成果通过山东省技术鉴定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6年12月27日


    [本站讯]12月23、24日,由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孟祥旭教授负责的“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科学与工程计算应用网格”和“网络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三个科研项目,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马昕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粗集理论的环境建模技术及其在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分别通过了由省科技厅委托、省教育厅主持的技术鉴定。
    “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针对山东省制造业的特点,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建立了示范市、示范县/区、示范行业、示范企业多层次示范体系,围绕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多层次的示范体系和针对区域需求的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以装备数字化带动企业信息化的工作方面有创新,其关键技术研究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科学与工程计算应用网格”是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充分调研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的应用需求,基于山东省高性能计算中心、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及山东省气象局的高性能计算环境,构建了科学与工程计算应用平台,开发和部署了高能物理、理论化学、生物信息、工程计算及数值天气预报等网格应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项目整体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网络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制造资源表示模型和封装模板,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制造业务动态组织方法和异构平台集成框架,开发的网络化制造平台支撑系统软件及辅助工具,可以应用于构建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平台,对制造服务集成提供有效支持,该项目在网络化制造资源封装、面向服务的制造作业组织以及异构平台数据集成等方面的工作有特色,已经应用于区域网络化制造平台建设,其关键技术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粗集理论的环境建模技术及其在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在基于粗集理论和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目标体识别、环境探索与建模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针对移动机器人常用的低成本传感器-声纳的不确定性信息进行研究,利用粗集的约简属性及神经网络的分类特性对目标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合同网协议的分布式多机器人环境探索体系,考虑各机器人的互相影响,实现多机器人有效的协调。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防爆、救险、服务、娱乐等场合的移动机器人以及智能车辆,为得到完全自主意义上的智能机器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时算法,拓宽移动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供稿单位:科技处     作者:赵伟    责任编辑: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