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29日下午,山东大学2006-2007年度第四次院长例会在办公楼一层会议厅召开。会议交流讨论了学校在学生就业、财务、本科教学、学术、研究生收费改革等方面工作的有关问题,深入探讨了2007年学校有关工作的开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会议由校长展涛主持。
会上,副校长樊丽明介绍了学校财务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樊丽明首先介绍了2006年学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2007年预算编制和未来几年学校财务工作的概况以及学校未来增收节支的有关问题。随后,樊丽明从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和教材建设及资源共享,创新性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培训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等六个方面对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教学质量工程一期建设和质量工程二期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樊丽明还就发展网络教育以及成人脱产生在招生、教学、安全卫生、学生教育、收费等方面的管理问题谈了意见。
党委副书记方宏建就学生就业工作情况作了介绍。方宏建首先谈了近三年山东大学学生的就业情况和特点,主要有:毕业生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占主导地位;就业毕业生的平均起始年薪相对稳定,签约满意度较高;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相对平稳,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基本稳定;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稳中有变。在分析了2007年高校学生就业情况以及近几年山东大学学生就业的优势和不足后,方宏建就如何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切实把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服务于学生就业的意识要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抓就业就是抓好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各院部要积极培育和开拓学生就业市场;利用好学院就业讲堂,加强就业指导,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副校长娄红祥以《提升学术竞争力 建设研究型大学》为题,对学术工作作了介绍。娄红祥首先从10个方面对山东大学2006年度学术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分别是:以“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年”为契机,推进学术工作开展;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优异成绩通过评估;“十五”“211工程”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验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取得突破;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发展;科研经费增长迅速,科技成果水平提高;高层次人才建设成绩突出;“985工程”二期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科研平台建设进步明显;成立学校董事会,召开高校合作发展论坛,助推国内合作。在强调了学术工作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有关问题后,娄红祥介绍了山东大学2007年度学术工作重点:创建国家级科研平台;争取承担重大科研计划及获取科研经费的增长;“十一五”“211工程”规划立项与“985工程”检查验收工作;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与增补申报工作;加强科研、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服务科研教学工作;继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副校长陈炎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原因、背景等有关情况作了介绍。陈炎谈到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权利;建立研究生培养成本意识;多渠道提高研究生的待遇,尤其是博士生待遇;更好地理顺招生资源配置需求关系;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随后,陈炎以哈工大、西安交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四所高校为例,介绍了上述四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有关情况。陈炎还结合山东大学实际,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并将有关问题提供给大家思考。
展涛最后作总结讲话。在简要回顾了2006年山大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成绩后,展涛说,2007年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基建高峰期和人员经费的持续增长,表明了未来三年是学校财政压力最重的一个阶段。其次是来自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还有来自学校承担的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负之下,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增强过紧日子的意识,在全面紧缩的前提下确保重点;把经费压力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机遇,通过改革,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争取更多的校外资源,增强创收能力,共同面对压力、缓解压力。相信依靠全体山大师生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所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将推动山东大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副校长王琪珑、张永兵,校长助理王剑敏、贾磊,各院(部)院长(主任)、部分直属科研机构负责人,有关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苏红燕 责任编辑: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