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山大校友捐赠臧克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7年10月04日


    [本站讯]10月4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83级校友共同捐资建造的臧克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在邵逸夫科学馆前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山东省社科院院长张华、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以及臧克家长子臧乐源先生等出席了揭幕仪式。揭幕仪式由文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郑春主持,陈炎及臧乐源先生分别发表了讲话。
    仪式开始,中文系83级学生代表向母校敬赠铜像,展涛代表山大接受了捐赠证书。随后,展涛和臧乐源先生共同为铜像揭幕。
    仪式上,陈炎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臧克家先生的敬佩和对校友们心系母校、回报母校行为的感谢。他说,三年前,中文系81级校友在这里捐赠了闻一多先生的铜像。如今,中文系83级校友又捐赠了臧克家先生的铜像。这两座铜像放在一起有着特殊的意义。闻一多先生在山大工作时,培养了著名的“闻门二家”,即学者陈梦家、诗人臧克家。当年闻一多先生把臧克家破格录取为山大学生。臧克家不负老师重望,上学期间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奠定了他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臧克家的诗歌很有激情也很有哲理,难能可贵的是臧克家先生能够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表达他们的心声。而今,臧克家先生和他的老师闻一多先生一起被写进了文学史。陈炎说,中文系83级校友捐赠铜像,让大家重温了历史,并让学生们永远记住了这位杰出的学者。
    随后,臧乐源先生发表了饱含激情、铿锵有力的致辞。臧乐源说,满怀着感激、感动、激动的心情看到父亲臧克家和他的恩师闻一多先生近在咫尺地静坐在山大校园里,仿佛重现了几十年前他们浓浓的师生情谊。父亲对闻先生怀着崇敬感激之情,终生不渝。闻一多先生和父亲铜像的先后落成,为我们树立了两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形象、卓越的杰出的学者诗人形象、光辉的尊师爱生形象,他们永远是山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臧克家铜像高约1.8米,长约2米,净高约1.5米。中文83级校友以捐赠铜像的形式向母校表达了感激之情。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文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揭幕仪式。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192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30年进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读书。他入学考试的作文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当时的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了他。臧克家曾任山东临清中学教员,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1942年至1946年任重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候补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臧克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臧克家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33年臧克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后来出版的诗集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运河》等。  |  |  | 
 |  |  | 
 |  |  \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王莉莉 朱艳丽 图/王莉莉    责任编辑: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