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单公布,山东大学医学院张运教授主持申报的“齐鲁医学班创新实验区”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小舒教授主持申报的“人文素质培养创新实验区”两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获准立项。
齐鲁医学班创新实验区实行“高标准、模块化、多出口”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职业(M.D.)和科研(Ph.D.)双博士学位的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方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医学骨干课程采用以器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PBL等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整个培养过程分三个模块,分别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规范临床操作和提高科研能力。学生各阶段的学习和训练都有明确的高标准要求,培养过程中设计多个出口,更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确保双博士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文素质培养创新实验区整合文学、历史、哲学三个学院的科研与教学资源,发挥山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文国家人才基地的学科优势和辐射作用,构建“传统文学修养”和“中华民族精神概论”、文史哲基地班、第二校园经历的三合一配套式文化素质教育新体系。同时该实验区坚持开放型的教学理念,打通学科壁垒,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并举,对大学生的人格成长进行有效引导,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学习和体悟,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打通历史与现实,认知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从实践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转化为自我人格成长的动力,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品味、格调和情操。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是教育部从2007年8月开始启动实施的,旨在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该项目重点支持高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该项目分年度进行申报与评选,2007年度全国共评选出22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供稿单位:教务处 作者:梅强 郑培明 责任编辑: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