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17日,2008年山东省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山东“211”高校支持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东营)行动启动仪式开幕式在东营市举行。仪式上,东营市政府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签署共建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东营)议定书。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根据协议,山东大学等三校将结合学科优势,根据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通过开展经济、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各种形式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和发展作出贡献,推动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东营市人民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所属有关企事业单位与三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并优先将合作项目纳入相应的计划给予支持。三校支持黄河三角洲开发重点领域:区域发展战略决策咨询,区域生态保护基础研究,重大技术攻关与项目推广,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东营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产学研活动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东营市与三校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协议自2008年5月17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
李兆前在致辞中谈了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四方合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展涛代表山东“211”高校发表讲话,他说,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肩负着服务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双重艰巨任务,三校具有地缘优势,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三所山东省“211”高校将响应东营市人民政府的号召,发挥高校的人才、智力以及学科交叉优势,积极投身到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行动中来,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开幕式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宝莅主持。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科协等省直14个部门、单位与东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东营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承办。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山东省有关厅局、东营市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了开幕式。
17日下午,“山东‘211’高校支持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和“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产业自主创新报告会”举行。山东大学科技处负责人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山大科研情况和支持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的思路。山东大学生命学院曲音波教授、夏光敏教授与环境学院崔兆杰教授分别在会上作了“黄河三角洲绿色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展望”、“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资源综合开发展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产业园区”的学术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