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3日,复旦大学医学院周国民教授做客山大“稷下风”第116期学术讲坛,为研究生作了题为“我的视觉发育研究之路”的学术报告。
周国民教授从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谈起,他说,此次地震所导致的大量受伤人员中的一部分属于眼睛受损者。目前,我国有盲人500万,低视力人口约710万,是世界上盲和视力损伤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些病人忍受着生活上的极大不便和心灵上的痛苦,解决他们的病痛正是研究视觉发育的意义所在。随后,他介绍了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眼科领域研究的进展,并结合亲身经历和研究经验从数字到基因、从娃娃(胎儿)抓起、重建光明三方面,讲述了自己的视觉发育研究之路,并通过实例告诉研究生,保持对科学的怀疑态度是实现科学领域创新所必需的。讲座结束后,周国民教授认真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研究生们表示,通过讲座领会到怀疑和认真的态度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周国民,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学科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上海市“曙光学者”,2005年宝钢教育奖获得者,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上海市解剖学会理事长,《解剖学杂志》副主编,先后获2项美国NIH,1项“973”项目子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委科研基金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