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在山大作报告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8年06月05日


    [本站讯]6月4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做客山东大学第121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东校区新校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西方文化的反思和中西文化的第三次相遇》的学术报告。副校长陈炎主持本次报告。
    报告中,乐黛云教授回顾了中西文化相遇、交流的历程,并对第三次相遇进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反思进行了论述。她说,对西方文化的反思与当今全球化浪潮密不可分。科技进步推进了全球化浪潮,但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却不仅仅是美好,对科学技术的非人道运用导致的战争升级、屠杀惨烈化等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作为西方文化重要思源的技术理性所带来的问题。技术理性带给西方文化的危机感使人们开始重溯对生命的关照,并对人的道德迟钝和心理异化忧心忡忡。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出现对欧洲中心观的批判思潮。意大利罗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标举“无殖民化的学科”便是其中鲜明的例证之一。为求得解决的办法,批判学者们一方面求诸于西方文化的源头,另一方面寻求他者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而中国文化无疑是对西方富有洞察力的他者,其“和能生物,同则不继”的理念对西方文化向人文传统的回归提供了重要启示。同时,乐黛云教授还对当下整合启蒙运动的成果与后现代的第二次启蒙作了精彩阐述。乐黛云教授融贯中西、谈古论今的娓娓言辞,不时博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报告结束后,陈炎作了点评,乐黛云教授与同学们就多元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乐黛云,长期从事跨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先后获得文学评论优秀奖等多项奖励。现任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  |   ]

【供稿单位:研工部     作者:高正 田琳    责任编辑: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