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08山东大学暑期学校双学位班、开放实验、技能培训、国内外交流、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六大板块以其不同的方式、内容展现着不同的魅力。今年暑期学校各板块之间互动明显,开放实验中融入了海内外交流色彩,与技能培训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竞赛能力;学术讲座、技能培训与国内外交流交融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板块之间的互动,既体现了山大暑期学校“面向海内外学生、紧追学术前沿、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专项技能”的理念,又深化了对“精品化、国际化、创新型、开放式”内涵的阐释。
技能实验同出彩 凸显两岸交流
台湾义守大学来山大交流的六名学生与山大学子一同走进了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设的陶艺制作课程。李盛年和王晓芹老师进行捏塑法、泥板成型法、泥条盘塑法、拉坯成型法等陶艺基本制作方法的讲解。台湾同学们认真地学习制作,并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拍照留念。陶艺制作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对陶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暑期学校精品课程——人才测评和压力管理吸引了台湾成功大学、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的十名护理专业学生的参与,同学们通过实验认识了自己,学习了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常用技能,学会调节生活压力,训练思维、记忆力以及反应速度。此外,台湾成功大学和台湾辅英科技大学与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学生进行文化、护理技能交流项目。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学习,到省立医院、齐鲁医院参观访问,亲身感受大陆良好的医疗环境,学习大陆的先进护理理念,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很多台湾有关教学、医疗及护理的新信息,达到了互相交流,互相了解的目的。
2008年开放实验、技能培训的精品课程在创新的基础上更具魅力,不仅吸引了山大更多学生的参与,更吸引了台湾众多高校的学生前来学习与交流,在增进技能的同时更深化了两岸的交流。
讲座与交流齐舞 点亮智慧火花
在公共服务中的执行力与团队建设学术讲座中,王佃利博士与同学们一同探讨了如何认知执行力、反思现实执行力的缺失、重塑执行力的途径等问题,并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引经据典,列举诸多实例与数据,分析著名的品牌、企业故事,讲座除部分山东大学学生参与进来外,5名来自台湾义守大学的交流生也参与其中。学术讲座Study Experience of United Kingdom,郭秀丽老师给学生们讲述了自己在英国的所见所闻所感,英国的气候、语言、宗教及一些标志等等,介绍了自己所居住的利物浦等。药学院崔慧斐老师分享了其在美国的学习经历和切身感受,通过一张张精美的图片讲述了美国的风俗节日。齐鲁英杰与齐鲁文化——历史文化学院张熙惟教授从齐鲁文化的概念界定、历史发展、文化英杰和文化成就等诸多方面展开论述,使营员加深对齐鲁文化的理解;泉城济南的历史与文化——文史哲研究院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冯建国从“泉”、“湖”和“山”讲述泉城济南的历史与文化等讲座充分彰显济南泉城特色以及齐鲁传统文化。
学术讲座吸引了异域同学,学术讲座更向同学传授传统文化、异域文化,同学在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熏陶下,在莘莘学子之间的交流中,增进了解与友谊,在思想与文化的碰撞中擦亮智慧的火花。
以竞赛为载体 实验与技能互动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培训在电教楼201进行,209名来自山大以及其他高校的学生参与其中,他们为今年9月份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做着准备。培训设置96个理论学时,56个上机实验学时,并为同学们提供了立体的创新实验平台。自2004年以来,山大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硕果累累,累计获得13项全国一等奖,12项全国二等奖,57项山东赛区一二等奖。数学建模的理论培训伴之以上机实验,为竞赛作着充分准备。控制学院对选拔出的10多名2005级同学进行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赛前培训。培训邀请控制学院的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为同学们讲授必备的基础知识,安排同学们进行一些大的系统实验,根据比赛的具体情况分配同学们做一些实际项目。同学们以这次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为契机,在10多天的培训当中提升着自己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
技能培训中融入开放实验色彩,开放实验中也相应增强理论知识的讲授,实验与技能实现互动,最终为竞赛做着努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供稿单位:暑期学校记者团 作者:王智洁 赵珍珍 吕彤 王昕 吴永功 责任编辑:永俊 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