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山大教职工关注“两会”召开聚焦热点话题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11日 13:37 点击次数:

  [本站讯]3月3日和5日,备受瞩目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开幕。山东大学教职工密切关注“两会”胜利召开,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了解“两会”最新报道,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并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特色和亮点、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发展、民生社会问题、廉政建设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表达看法。
  广大教职工表示,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同时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两会”的召开,对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6年以来的工作,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明确了政府部门2017年的重点工作。报告务实亲民、开拓创新、令人振奋。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了今年的形势和任务,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提出了真招、实招、硬招,充分彰显了政府情系民生、改革创新、持续反腐、推进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这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特色和亮点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教授表示,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论述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一方面,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昭示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的勇气与担当。作为政治改革的重大举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意味着国家在监督制度建设方面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无论是将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的立法先行,还是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都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新精神着力解决自身突出问题的勇气,以及书写全面从严治党崭新篇章的担当。另一方面,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与境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构建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体制”、“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党政分工,没有党政分开”等改革立场和方向的表达,不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紧扣现实、关注中国改革逻辑以及根植于文化传统和治理实践的智慧,更蕴含着我们超越西方话语体系,“不从西方流行理论出发论中国”的自信。
  关于“两会”热点话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雷教授表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希望正在召开的“两会”能有相关议题的讨论,形成社会共识。同时,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此外,如何培育当代青年人良性的、成熟的大国国民心态也应引起政府的重视,需要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相关内容,让广大青年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大国的全球责任和历史责任,共同努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法学院党委书记周长军教授表示,雾霾对于国民身心健康的危害已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成果所揭示,建议国家出台更为有效的措施加大对雾霾的治理力度,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及实施细则的同时,加大执行力度,保证实施效果,对于违法从事生产经营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于失职渎职或者滥用职权的环境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以提升社会大众对于环境治理的信心。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王佃利教授期待“两会”对供给侧改革、农村的养老问题和精准扶贫以及城市发展中的雾霾问题等给出有效方案。他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和公共服务供给结合起来,在改革中要注重获得感的提升,以此作为改革发展的目标,为此,要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统一“放管服”的各个环节,注重第三方评价的作用。在推进精准扶贫方面,要继续探索可持续扶贫方式,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要注重强化农村养老氛围、养老道德方面的教育,将养老问题和农村扶贫问题结合起来。要实行雾霾治理的联合行动,构建区域间的合作机制,强化各级政府对雾霾问题的认识。
  关于教育领域取得成就的评价以及对新规划的认识。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志业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谈到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时关于去年就业人数及高校在贫困地区招生比例的表述,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高水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表明,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教育公平虽然取得了进步,但仍需要继续做出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水平。“双一流”建设对于提高大学办学质量、推动科研实力提高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推动过程中应使评出的一流大学和学科确实具有真正一流的实力和水平。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应着力于促进科技创新,而不应着眼于资金使用和管理上的便利化。历史文化学院马光副研究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从战略高度给中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和要求。这些意见和要求比较务实,有很强的可实施性。报告提到推进“双一流”建设,落实提高教师待遇政策,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等,都是目前高等教育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顶尖的师资,另一方面需要优秀的学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报告中提到的提高教师与博士生待遇的问题,可谓直击问题要害,将会对教育改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政府工作报告》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关于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话题。法学院柳忠卫教授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反腐斗争已形成压倒性态势,今后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聚焦重点领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些说明了国家在反腐败斗争方面的现状和努力方向。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常抓不懈,稳步推进。不仅要关注“关键少数”的腐败问题,而且要关注身边的腐败问题,特别是对于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微腐败”问题,要一抓到底,坚决铲除。反腐败斗争有两个要素:惩治和预防。对于腐败问题而言,惩治是治标,预防是治本。反腐败就是要把惩治和预防两种手段结合起来,防治并举,标本兼治,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下一步反腐败斗争的核心工作应当是预防,而预防的关键是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最大限度地压缩腐败的存在空间,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局面,把反腐斗争引向深入,最终取得反腐斗争的决定性胜利,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社会环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东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表述,有两句话自己感触最深。第一句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报告提出了阳光下权力运行的具体展示途径,以及“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公共评判标准,构建了具体的能够包含主要要素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场景。第二句话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符合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进一步要求,也表明了在基层的探索实践,是将反腐斗争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评价和对未来经济的期待。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帅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中国GDP总量突破了7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比上年增长了6.7%,增速又重返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义非凡,令人难忘。可以说,2016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出彩,国人努力创造辉煌的一年;2017年是继往开来,由辉煌走向更加辉煌的关键一年。“两会”的召开,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党和全国人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十三五”的目标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党和政府更加关注民生热点,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管理学院申元月副教授表示,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水平仍然居于世界前列,同时在去产能、调结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达到51.6%,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业等发展迅速,“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培育了广阔的区域发展新空间。展望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希望国家高度关注国防建设、军事实力的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提供有力保障;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真正让人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改革医疗体制,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加大反腐惩腐力度,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加快高端制造中心及新智造巨头的培育,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先机。
  关于以学习“两会”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教学工作。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高成江教授表示,当前正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时期,“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山东大学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以学习和领会“两会”精神为契机,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志军教授表示,学习落实“两会”精神,应配合学院学科建设的全局目标,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分管的科研、研究生培养和社会培训工作。积极推进科研评价机制的优化完善,提升科研队伍素质,通过科研工作推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学生;继续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严格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微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卢士涌表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迫切希望在“两会”精神指引下,加快深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牢记总书记的讲话,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调查研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构筑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新的信息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牢牢占领思想教育阵地。外语国学院辅导员马海波表示,今年“两会”是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会议。会议在学生资助、就业创业激励等方面多点聚焦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坚持积极学习,优化工作方法,努力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重视学生满意度和受益面,接地气走近学生,求真务实地推进学生工作的高效开展、精准覆盖。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刘慧慧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和“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两会”精神,提高自身理论素质,认真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拓宽教育思路,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目前“两会”仍在继续,一系列重要决策将陆续公布。广大教职工表示,将持续关注“两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马永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玉茹 曳孜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