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作为山东大学暑期学校的精品版块,学术讲座秉承“邀请海外名师,面向校外开放,紧追学术前沿”的办学思路,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在发扬传统精品项目优点的同时,充分利用山东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和海内外交往密切的特点,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发展。2008年暑期学校不断推出精品,直击学术前沿,凸显实用、开放、创新、传统特色。
立足学生需求 促进学科发展
2008年,山东大学暑期学校共举行学术讲座49次,内容涵盖了医学、法学、材料学、物理学、计算机、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来自山东大学校内外的名家讲师纷纷登上讲台,对同学们在就业、职业技巧、出国学习交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讲解,为同学们提供了精彩的文化大餐。
开创公务员直通车。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在社会上越来越热,公务员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职业选择。政管学院充分发挥师资力量雄厚和公务员考试指导经验的优势,不断推出满足同学们需求的学术讲座。政管学院副教授高永贵主讲的“文秘与公文写作”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公文写作的方式,提升了同学们公务员考试的应试技巧。政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佃利与海峡两岸学生畅谈“政府管理”,树立同学们执行力建设的观念。
传授职业技巧,提高工作效果。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熟悉了解临床药剂师应具备的素质,为即将到来的临床实践做准备。齐鲁医院临床药学药剂师谢青,走进课堂为同学们进行药历的书写以及临床药剂师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缓解了同学们对于临床实践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提供海外名校学习交流经验。根据同学们对海外学习的向往和需求,药学院组织拥有海外学习交流经验的年轻教师开设海外学习交流经验分享讲座。讲座期间,授课教师除向同学们介绍了众多关于海外名校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心得外,还就不同的文化地域风俗习惯等进行讲述,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正确认识海外学习交流的平台。
促进国际交流 推动校地合作
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山东大学开放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2008年山东大学暑期学校学术讲座不断推出新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在交流项目中开展学术讲座,在学术讲座中提升交流合作水平。多版块交叉合作,成为今年暑期学校的重要特色之一。
近年来,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深受欢迎,山东大学暑期学校广泛接纳来自海外的众多中华文化爱好者。2008暑期,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冰冰讲授了题为“文化圣人与文化名胜”的专题讲座,为来自五大洲的首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选手和志愿者上了一堂精彩的中华文化视听课,让海外友人对中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哲社学院大力开展校地合作,积极促进文化交流,将学术服务于地方机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由哲社学院宗教学教授陈坚主持的暑期学校佛教文化夏令营,积极开展学术讲座,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他主讲的讲座受到了暑期学校夏令营同学们和校外听众的高度赞扬。
紧追学术前沿 革新教学方式
紧追学术前沿,感受大师智慧。暑期学校学术讲座在普及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致力于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展示学术前沿成果,把拓展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和提升同学们的学术能力,作为学术讲座开设的重要目的。
物理学院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多方位、高层次的精品学术讲座,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中科院院士、物理学院教授王克明在题为“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的讲座中,展示了其在科研方面的主要成果和研究过程,并介绍了KTP晶体的稀土元素掺杂以及粒子注入氧化物光电晶体光波导的特征及其应用。材料学院众多学术带头人举办了18场材料科学的前沿系列讲座,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强了同学们对材料科学的感性认识。
推进教学方式的改进,努力实践人才年的基础理念。体育学院老师单大卯以传统歌舞乐为开幕曲,把通俗音乐美声的唱腔与互动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对人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课程新颖的教学方式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挖掘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素养
与奥运年发掘中国元素相对应,今年学术讲座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播和继承。充分了解民族历史,不断发扬传统优势。依托孔孟文化的区位优势,由山东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孔孟故里寻根夏令营之齐鲁文化系列讲座,挖掘传统文化潜力,增强了同学们的历史文化责任感。“齐鲁英杰与齐鲁文化”、“泉城济南的历史与文化”、“考古发现与齐鲁文化”等讲座通过对齐鲁文化的发掘和考证,在肯定齐鲁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使同学们在齐鲁文化的熏陶中提升了自我文化素养,同时讲座凸显了海峡两岸同学同根同源的密切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互动。
2008年暑期学校学术讲座充分利用山东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特点,以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切实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化底蕴,丰富和拓展了学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路,为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创造了条件。]
【供稿单位:暑期学校记者团 作者:申树欣 葛洪旗 吴永功 责任编辑:永俊 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