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山东大学2008暑期学校锐意创新,得到了学生和社会人士的认可和积极评价。打造精品化、国际化、创新型、开放式的暑期学校成为山大人追求不懈的目标,山大人的深厚底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山东大学暑期学校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校方:提供人性化管理 提高教学成绩质量
2008年暑期学校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众多学生参与。为使暑期学校更好的进行,山东大学各相关部门在暑假期间坚守岗位,为同学们生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暑期学校期间,山东大学宿舍管理中心配备了工作人员和学生兼职人员,管理好宿舍的安全和卫生,宿舍楼的值班人员对进出宿舍的人员随时进行证件检查,防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出宿舍,并保证所有宿舍全天通电通水,同时为参与暑期学校的外校学生提供宿舍,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为给同学们创造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同学们在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2008年暑期学校记者团积极奔走在暑期学校的各个角落,及时向校内外宣传报道暑期学校的相关情况,扩大了暑期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外语学院坚持服务、开放、创新的理念,坚持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进行严格管理。例如,学院给每个班配备了班主任,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动态,在平常的课程中,加大对同学们出勤率的监督,争取让同学们更好地利用一切学习资源。同时,学院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创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不断适应同学们的需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经济学院在教学管理体制上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暑期课堂更加规范化。学院自费给每个班聘请辅导老师负责班风建设和班级活动,制定班内联络网,严肃考勤制度,制定针对个别学科(如高等数学)的考核免修制度等。在教学上,学院邀请山大知名教授及货币银行负责人来校给同学们开设讲座,活跃暑期课堂气氛;同时学院专门划拨部分经费用于支持双学位班级活动。此外,各学院还对参加暑期学校的外校学生提供校园卡办理业务,为同学们生活提供便利服务。让同学们在人文关怀中生活,成为暑期学校的一大亮点。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2008年暑期学校继续扩大规模,教育培训项目已达461个。邀请校内外名师广泛参与各个项目,是暑期学校能够成功举办的最重要因素。2008年暑期学校共有来自校内外的近360名教师参与,讲授内容涵盖了暑期学校五大模块的各方面内容。各位老师放弃暑期休息时间,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场精神盛宴。在发扬以往传统优势的同时,暑期学校的老师们还积极创新,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把同学们导入新的学术领域,以其新颖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参与暑期学校广大同学们的一致认同和好评。外语学院李红老师改变过去传统听力教学的方式,通过英语歌曲与听力相结合的方式,以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为教学范本,营造出真实、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课堂上注重学生间的互动。哲社学院宗教学教授陈坚亲自发起并组织了暑期佛教文化夏令营,让同学们在佛理的熏陶中提升自我。来自齐鲁医院第二门诊药房主管医师韩永涛更是登上讲台,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关于医德的讲座。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更多的老师投入其中,他们或作为带队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奔波在实践一线,或作为指导老师为同学们的实践提供条件和学术指导,推动暑期社会实践的进行和开展。由文史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杜泽逊教授带队的山东大学博士生暑期科技文化服务实践团赴兖矿开展文化宣讲、科技咨询和企业管理调研活动,吸引了文学院、化学院等山大五个学院的优秀博士生积极参与其中,该活动受到了兖矿集团领导的热烈欢迎,同时实践团也获取了丰富的调研素材。
山东大学暑期学校的不断成熟和进一步发展,是山东大学重视校园文化培养和综合性人才培育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得益于山大人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建设精品化、国际化、创新型、开放性暑期学校的山大人,正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着暑期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
【供稿单位:暑期学校记者团 作者:马勇 葛红旗 段艳文 责任编辑:永俊 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