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29日,《中国教育报》二版头条《山东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与学分管理》的专题文章,报道了山大今年开展“社会实践经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引起多方关注,起到了良好的推广和宣传效应。
《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山大校领导和校团委有关负责人,以电气学院、外语学院的学生为例,全面介绍了今年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做法和经验。文中提到,在前几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是山大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关键一年,也是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考核的第一年。今年正式出台的《本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是山大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过去的鼓励性向制度化转变的一个标志。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与学分管理,更是山大的一个创新。文章还介绍说,山大把“基地化”作为一项工程,积极进行拓展。目前,山大的学生实践基地已有50多处,这些稳定的接收单位,为大学生实践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每年暑期,山大的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用一段不算很长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今年山大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呈现出管理制度化、考核全覆盖、选题多视角等特点。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成为山大大学生的一个“必修课程”,已不再是一种点缀或者是少数学生的选择,而是大家学习和成长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容。今年暑期,全校各单位组织申报社会实践团队1000余支,经过答辩遴选,确定校级示范团队40支、校级立项团队134支、校级立项个人135名,纳入学校立项的人数超过了2500名,是去年的近5倍。目前,山大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工作已进入最后的收尾和总结提升阶段。]
【供稿单位:校团委 作者:马毓轩 责任编辑: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