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落户山东大学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8年10月24日


    [本站讯]近日,据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文件,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十一五”重大项目—“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落户山东大学。该基地为国家10个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由国家汉办批准命名,2008—2009年度提供专项建设经费1000万元。该基地挂靠山东大学,由国家汉办和山东大学共同管理,主要职能为:一是构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平台。基地将发挥山东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地缘优势,依托山东大学丰厚的文史积淀、强大的人文学术背景和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资源,以山东大学博物馆为基础,建设“中华文化体验馆”及相应的校外体验基地(含曲阜三孔、孟府、泰山、潍坊等),并开展针对性的中华文化体验项目;二是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人才培养平台。基地围绕“文化体验”,整合、吸纳校内外、海内外知名学者,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同时,突出基地教育功能,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打造语言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平台,培养一支适应汉语国际推广需求、与国际接轨、能够促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新型人才队伍;三是构建中华文化产品研发与推广平台。设立开放型的,集文化产品研发、制作与推广于一体的,机制灵活的机构,以文化推广教材为龙头,以文化品牌建设为目标,开发形式多样的中华文化系列产品。
    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基地的申报工作,校长展涛亲自指导基地论证,审核基地建设方案,多次参加国家汉办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基地落户山东大学,标志着山东大学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迈入了全国前列,对于提升山东大学的综合实力、海外影响力,推动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国唯一以“体验”为核心内容,集实物展示、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品牌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建设,既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也为学校文、史、哲等人文学科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学校将全力以赴搞好基地建设,尽最大可能为基地建设提供空间支持、政策支持、学科建设保障和人事制度保障,探索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总体策划和论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用3—5年的时间,努力把该基地建设成为一个特色明显、高水平、国际化、开放型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中华文化展示的平台。
    除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外,其它9所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分别是:北京大学国际青年汉学家培养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新师资培养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师资培养基地、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教材及教学法研究基地、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汉语国际推广河南少林武术基地、汉语国际推广新疆基地。]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马晓乐    责任编辑: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