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山东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第七十六次会议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6年11月01日

  [本站讯]10月31日下午,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主持召开了中共山东大学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七十六次会议。党委常委张荣、李建军、王琪珑、仝兴华、韩圣浩、曹升元、刘建亚、李术才、胡金焱参加会议,陈子江列席会议。
  会议研究通过了后勤保障部等单位软件园校区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建议方案。
  会议研究通过了党委宣传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新闻中心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方案。
  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会议指出,人文社会科学是山东大学具有历史传统的特色学科,在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文史见长”已经成为山东大学的重要标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特色和优势面临着重大挑战,甚至可以说面临着极大危机。能否守护住、发展好这一优势和特色,是学校能否顺利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课题。根据这一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学校决定制定人文社科振兴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是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领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坚实、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基础,将山东大学打造成享有崇高学术声望的人文社科学术重镇和原创思想策源地,到建校130周年时,实现山东大学文史复兴、人文社科全面振兴。会议强调,实现这一计划,要坚持分步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推进思路。分步发展,就是要按照打下坚实基础、形成重要影响、达到世界一流的步骤有序推进;特色发展,就是要紧扣“特”“优”、突出问题导向、着眼重大战略需求,走“人无我有”的特色研究之路;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人文社科诸学科和不同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促进团队合作研究与学者自主研究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有利于学术持续繁荣的文化氛围。要通过开展卓越研究、推进学术国际化、强化社会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学术环境等五大路径,推进振兴目标的实现。其中要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振兴计划实施的关键,要通过学校杰出人才体系,使一批作出特殊贡献的学者继续发挥作用,让一批年轻学者成为后备人才支撑。要通过灵活引才机制,延揽国内外重量级学者和青年才俊,为人文社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保障。会议要求,要完善振兴计划实施机制,加强领导,提供咨询,设立专项经费,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确保振兴计划顺利实施。
  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大学科研创新体制机制专项改革方案(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强调,文科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对于实现人文社科振兴计划,十分重要和关键。专项改革方案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学校科研组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实现国家级重大项目、SSCI论文增长率、科研平台布局、研究团队打造、学术资源整合、科研经费总额、学术评价导向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健全科研项目培育管理机制、健全科研平台培育建设机制、完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合作交流机制、改革学术评价与激励机制、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致力于创新人文社科科研体制机制,推动文史复兴和人文社科全面振兴。会议要求,在专项方案的实施中,要进一步明确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细化改革措施,增强操作性,切实推进人文社科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效。
  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改革方案》。会议强调,根据综合改革方案,针对本科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学校提出了本科人才培养这一专项改革方案,提出了致力于培养最优秀本科生的目标。同时,这一方案明确了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国际化育人平台、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建立教育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等重点任务,还提出了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体系、全面落实学分制、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打造立体化创新创业平台、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主要措施,明确了培养最优秀本科生的方向和路径。会议要求,在专项改革方案实施中,要进一步凝练重点任务,做实政策措施,并在实施中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和上级要求,对方案进行不断完善。
  会议通报了中组部来校督查调研有关情况。
  会议还研究了有关干部任免事宜。
  学校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供稿单位:党委、校长办公室     作者:校文    责任编辑: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