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药学院刘新泳教授与比利时鲁汶大学Erik De Clercq教授合作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新型HEPT类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经过基金委专家评审和会议答辩获得资助,获得资助经费100万元。
该课题以HEPT类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RT)抑制剂为先导物,通过对该类抑制剂与HIV-1RT复合物三维结构解析和分子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起与RT腔袋键合能力更强的4,5,6-三取代1,2,6-噻二嗪-1,1,3-三酮类新型HEPT衍生物。通过虚拟筛选进行定向合成,并经体内外抗HIV-1活性和初步药效学评价,发现新一代高效低毒抗耐药的HEPT类候选药物,为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刘新泳,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以来从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曾先后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候选药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海外合作基金、省部级等研究课题10余项。近年来在Curr. Med. Chem; Curr. Pharm. Des; Bioorg. Med. Chem. Lett; Bioorg. Med. Chem. 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6篇。
为顺应科学研究国际化趋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科学资源,增强我国基础研究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基础研究若干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国家基金委于2001年起设立了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该类项目体现有限目标、重点突出和重视学科交叉的原则,以我为主、平等合作,互利互惠、成果共享,合作的战略目标定位在促进我国科学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上。]
【供稿单位:科技处 作者:张玉生 责任编辑: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