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自10月16日开幕至23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已完成七天的赛程,来自山东大学的846名赛会志愿者、700名城市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运会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各界诠释着“我热诚,我参与,我奉献,我成长”的志愿服务理念,传达了“同心同力,服务全运”的美好愿望,展现了山大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全运会期间,赛会志愿者分别在奥体中心体育场、全运村、主新闻中心、媒体村、广播电视部等处从事志愿服务,承担着安检辅助、观众引导、信息咨询、场馆服务、团队联络、应急医疗、媒体接待等各项工作;城市志愿者分别在历下区、历城区及赛场担任志愿服务工作,主要包括环境整治、导游导购、交通维护和信息咨询,以及向市民宣讲全运知识和赛事动态、及时为外地游客提供帮助等。山大全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由校团委统一协调,各学院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把握细节,注重效率,将全运会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10月16日晚,“国泰民安”圣火在奥体中心体育场的主火炬台熊熊燃起,第十一届全运会盛大开幕。开幕式当天,12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开幕式服务工作,其中来自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环境学院、生命学院、化学院、数学院、经济学院等八个学院的193名志愿者顺利完成了所在区域的观众疏导工作,以耐心、仔细的微笑服务赢得了观众的交口称赞。
随着各项赛事全面展开,赛会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开始步入关键阶段。在奥体中心体育馆,山大化学院、体育学院、数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管理学院、环境学院以及经济学院的志愿者们,严格执行赛场规定,为各项赛事提供周到的服务。其中,化学院志愿者主要负责运动员检录工作;依托专业优势,体育学院、数学院志愿者辅助赛事裁判工作。环境学院、经济学院志愿者则被分配到场地器材组、赛后控制中心、竞赛秘书组、仲裁摄像、现场展示、裁判员休息室等,开展后台服务工作。在媒体村和主新闻中心,文学院、历史学院、政管学院的志愿者在国际新闻中心(简称IBC)从事调度、场记和非编等工作,为各媒体提供信号转播服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志愿者必须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询比赛细则、观看比赛视频,做到对赛制、比赛细则、裁判打分标准等了如指掌。尽管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但志愿者们仍对工作充满激情,不少志愿者表示,能为全运会尽一份力是自己的荣幸,全运会结束后也要继续从事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自10月3日正式上岗以来,外国语学院有41名志愿者被分到媒体村,主要负责各地记者的抵离信息收集、安检、报道发证、房间分配及入住等工作,为确保媒体记者的顺利入住做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另外8名志愿者被分到组委会贵宾接待部,主要负责境外及港澳台地区贵宾的迎送。哲社学院的30名志愿者在奥体中心的主新闻中心(简称MPC)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负责保障所有平面及通讯媒体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第一手比赛信息,并为记者的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在全运村,护理学院志愿者主要在住宿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他们需要协助工作人员对住宿运营服务团队进行管理、监督与评价,及时报送运动员抵达、入住和退房的通知,为相关人员顺畅入住做好充分准备,并且负责迎宾工作。管理学院的30名志愿者在餐饮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从菜谱核对、特殊人员订餐情况、物品丢失记录等各方面着手,协助检查餐厅运营的不足之处,一起协商解决,为就餐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药学院30名赛会志愿者的主要岗位有综合处督察、后勤保障、财务、综合服务以及竞赛服务管理中心,10月22日,他们承担起水晶钥匙的检验任务,在光下检验了水晶钥匙各面的平整度、光滑度以及做工等情况,并协助组委会将部分水晶钥匙存至运动员餐厅以备急用。
与此同时,山东大学的城市志愿者纷纷在城市文明岗上开展工作,与广大市民一起营造“和谐全运,美丽泉城”的氛围。10月18日,物理学院的城市志愿者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将家电维修服务社区与全运会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利用维修技能为小区居民服务,获得了小区居民、历城区团委和山大路街道团工委的一致肯定。
据悉,校团委自5月以来多次举办志愿者培训和模拟演习,这为顺利完成志愿服务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参与志愿服务的山大学生不负众望,吃苦耐劳,热情主动,高水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前一阶段的志愿服务工作。此外,山东大学团委学生记者团通过“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大学志愿者风采”专题网站全面报道山大志愿服务工作进展,宣传山大志愿者的魅力与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