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6日,山东大学举办了2009年第一届南山论坛,主题为“着眼未来,扶老助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山东大学副校长娄红祥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
娄红祥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交叉的优势,通过论坛会议的形式研讨、凝练科学问题,并通过科技进步有效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本次论坛还特邀美国密尔沃基威斯康辛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AmyCoenen参加并作了题为《国际护理实践分类体系(ICNP)—统一的护理术语系统》的专题报告。同时,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薛付忠,齐鲁医院主任医师岳寿伟,护理学院副教授臧渝梨,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庆忠,控制学院教授田国会、刘常春,山大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赵冬梅分别作了题为《健康老龄化适宜技术研发及其示范推广平台建设》、《康复医学的政策与发展趋势》、《新医改背景下的养老助残基层健康服务示范》、《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福利院》、《基于智能空间技术的机器人服务平台》、《防治老龄化疾病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老年人骨质疏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科技处、社科处主办,旨在通过整合山东大学的多学科交叉资源,调动公共卫生、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卫生政策、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再生医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学科优势,融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等方面的专家,进一步开展有关研究,以达到三个预期目标:一是依托山东大学卫生研究基地、济南志远社区康复研究基地和山东大学齐鲁医学康复中心等现有平台,构建三种不同层次分别面向城市、乡镇社区及农村的“健康老龄化”适宜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平台系统。二是在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先进技术成果,在疾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做出早期诊断;兼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采取自主研发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研发老龄化相关重点疾病“三级预防”的相应适宜技术体系,并通过所建平台评价、验证适宜技术的有效性,进一步应用推广。三是通过平台建设,发挥山东大学所具备的人才智力优势,做好为社会老龄化相关重点疾病“三级预防”,提供高、中、低端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为促进老年人社会事业服务,建立起有效的培训、推广体系和政策服务支持系统,逐步将老龄化适宜技术推向全社会。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面对全球老龄化问题,各国纷纷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因此备受世界关注。该问题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意义重大。针对我国国情和人口老龄化特点,中国老龄化研究必须在借鉴国际研究成果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化建设思路。目前,尽管我国在城镇、乡村社区推广了一些基层卫生适宜技术,但缺乏有针对性的“老龄化适宜技术”,即针对老龄化建设需求的安全、有效、成熟、经济、可接受、方便易行、可持续应用的老龄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