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26日,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大众日报》高级记者、校友陈中华做客山东大学第八十九期“新杏坛”,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一个新闻人的理想和实践”的精彩讲座。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会见了陈中华校友。
讲座中,陈中华首先表达了作为一名山大学生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此次返回母校的愉悦心情。随后,陈中华针对新闻工作者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结合自身经历从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感受和经验。第一,如何把“青春饭”吃一辈子。他认为,在中国新闻工作者是一种吃“青春饭”的职业,而要想一辈子吃“这碗饭”关键在于由衷热爱它,理解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明确新闻行业在中国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将个人的人生理想与对工作的热爱结合起来。第二,了解中国国情是一门必修课。作为一名记者,必须要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感度。第三,深入一线和基层使新闻工作者受益无穷。深入一线和基层能更加明确身为记者的重大使命,能将稿子写得更加生动深刻。第四,记者最基本的技巧是用好采访本。要做到采访全记录,采访前要拟定好提纲,要随身携带采访本。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针对报告内容踊跃提问,陈中华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
会见时,陈炎对陈中华校友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示祝贺,对他长期以来对母校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希望陈中华校友保重身体,在新闻战线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陈炎还谈到,母校一直以来非常关注陈中华校友的情况,在校内媒体对陈中华校友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广大师生反响强烈。党委宣传部部长曹宪忠、文学院院长郑春、文学院党委书记张桂珍等参加了会见。
陈中华,山东莒县人。1978至1982年在山东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后长期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他深入基层和群众,写下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报道,获得50余项新闻奖,并被农民群众誉为“庄稼地里长出来的记者”。2006年,他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依旧坚持采访,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光辉楷模。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号召全国新闻界学习陈中华同志的先进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