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20日,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主持的“环渤海区域灰霾天气的形成特征及其对大气质量的影响”项目在北京召开成果鉴定会,多位大气环境专家参与评审并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环渤海区域灰霾天气的形成特征及其对大气质量的影响”项目是山东省环境保护科技计划项目,2006年12月开始实施,计划于2009年12月结束。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任阵海、徐祥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欧亚科学院院士洪钟祥、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王春霞参与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目对环渤海区域灰霾首次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成果在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航空测量、烟雾箱模拟以及量子化学应用计算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对促进环渤海地区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定会由山东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谢锋主持,山东大学科技处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听取专家意见。
鉴定会上,王文兴院士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强燃煤脱硫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实施,严格控制SO2的排放量,大气中SO2浓度基本达标,但SO2经二次转化生成的硫酸盐仍是大气颗粒物浓度超标、灰霾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颗粒物中的有机物已超过硝酸盐成为影灰霾天气的第二大因素。专家呼吁环保部制定更加严格的SO2排放标准与空气质量标准,同时制定相关标准以控制VOCs的排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