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山大总结创新教育工作表彰优秀个人和单位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9年12月21日


表彰大会现场

  
    [本站讯]12月17日,山东大学2009年大学生创新教育总结表彰大会在中心校区举行。会上对2009年大学生创新教育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竞赛获奖学生等进行了表彰。校长徐显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校长樊丽明主持会议。
    


徐显明在大会上讲话


  徐显明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向获奖师生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在基础教学或应用教学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他从大学受到社会尊重的原因谈起,简要地阐述了对大学特质的几个深刻判断:一、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大学具有三个独特的权威性地位,即大学始终是道德的权威、思想的权威和知识的权威。二、大学是人类知识的共同体。大学对待知识有四种态度,即传播知识、收藏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三、对知识与文化的创新是大学特有的使命。创新本身是一个思想体系,大学对知识与文化的创新在不同学科领域各有侧重,每一类学科在创新活动中都有着不同的追求目标:自然科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创新是知识的创新,它表现为新概念、新范畴和新定律的发现;工程技术类学科领域创新的最高成果是新方法、新工艺、新流程的诞生;社会科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创新是新思想的产生;文、史、哲、艺术等人文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创新是新文化的产生,体现为人类社会一种高雅而又稳定向上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四、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律来看,创新的过程一般包括传承积累、比较甄别、怀疑批判、构建创新等几个重要环节。而且,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三者往往是一体的。当一个人具有批判精神的时候,他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就基本形成了。对教学来说,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以及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特别是创新思维的训练。


徐显明为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教社杯”获奖团队颁奖


  会上,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王剑敏宣读了《山东大学关于表彰2009年大学生创新教育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及《山东大学关于表彰2009年竞赛获奖学生的决定》。教务处处长王仁卿作了题为《全面推进我校本科生创新教育,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主题报告。徐显明、王剑敏、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曲明军、校团委书记王君松、王仁卿分别为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教社杯”获奖团队、全国大学生竞赛一等奖获奖代表、全国大学生竞赛二等奖获奖代表、山东大学2009年大学生创新教育优秀指导教师及山东大学2009年创新教育优秀组织单位颁奖。获奖教师代表刘保东、陈言俊,获奖学生代表赵扬、王传瑞,获奖单位代表孟祥旭、宋其圣分别发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校级创新平台负责人、各学院负责创新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和指导教师代表、获奖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


获得表彰的优秀单位和个人代表在领奖


  近年来,山东大学不断推进创新教育并取得显著成绩。为了贯彻落实《山东大学学术振兴行动计划》,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校制订出台了《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启动了创新教育平台和创新教育核心课程建设。2009年,学校在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创设61个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371个校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有266人次获得389.7个“创新奖励学分”;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并一举夺得唯一的一个最高奖——“高教社杯”;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1项,名列全国第五名;获第四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光电组全国一等奖1项、摄像头组全国二等奖1项、创意组全国二等奖1项;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上获得1项冠军和1项季军。


参加表彰大会的各方代表

]

【供稿单位:教务处 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梅强 罗超 图/高潮    责任编辑: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