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6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教授来山东大学访问,并为山大师生作了题为“数据处理的新理论”的学术报告,还做客山东大学“大家讲坛”作了题为“电磁斗篷理论与黎曼几何”的报告。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克明等分别与葛墨林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山东大学物理学科的发展听取了葛墨林教授的建议。
访问期间,山东大学校长助理兼人事处长王剑敏、物理学院谢去病教授等也与葛墨林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葛墨林教授还和物理学院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进行了座谈。物理学院院长梁作堂主持座谈会,并介绍了物理学院的学院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的情况和目前正在进行的“985”中长期规划。葛墨林教授对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就物理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作为一个学院,要注重选择有生命力和前途的研究方向,加大投入和支持,在普遍的竞争中形成特色;第二,在加强物理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把物理学的原理与其它应用领域相结合,培养和形成新的交叉应用学科;第三,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在激烈的竞争中造就和引进杰出人才。
在“数据处理的新理论”专题报告中,葛墨林教授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关于稀疏信号数据采样和处理的一种新理论。该理论目前在应用于心脏CT、数码相机等技术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并有望用于不同领域的科学数据处理中,以尽可能小的数据样本获取满足要求的信号,实现数据处理方面的一个新的突破。在“电磁斗篷理论与黎曼几何”报告中,葛墨林教授介绍了整个物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相互关系,并结合自己在两位学术大师陈省身先生与杨振宁先生身边长期工作的经历,对同学们学习物理提出了许多方法和建议。葛墨林教授还以生动的例子、诙谐的语言把非常抽象地电磁斗篷理论与黎曼几何的相关知识讲解的简单、易懂,使在场的师生深深地感悟了大家的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此外,葛墨林教授还为物理学院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的部分教师与研究生作了拓扑量子场论的专题报告,并与研究生进行了座谈。
葛墨林,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数学所副所长,物理中群论方法国际大会常委等。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以及在量子多体模型、量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