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山东大学2010年暑期学校全面展开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0年07月19日


    [本站讯]“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所大学都是一个独特的发酵池,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酵母。学生进入这个生态系统以后,如果接受了这个酵母,被这个酵母熏染了,他一辈子都会带有这个学校的味道儿。这个酵母就是这所大学的文化。大学与大学的不同,首先区别于酵母与酵母的不同。”(选自《[法制日报]徐显明校长领悟的大学之道》)
    本着精品化、国际化、创新型、开放式的理念,今年暑期学校在项目设计方面更加关注了山大学科布局、结构,凸显自身优势,打造精品课程;充分结合了本地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突出特色意识,以特色求生存,以强势促发展。自7月12号开课以来,暑期学校课程全面展开,各类项目吸引了校内外学生的广泛参与。
    双学位班稳步提升 服务济南好评如潮
    今年双学位/辅修班项目立足山大实际,依托优势学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继续面向驻济高校的学生开设双学位课程。今年暑期学校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校内外学生提供理论指导,深化专业知识,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最终服务济南、服务山东。
    今年暑期学校努力实践《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彰显学术强校的办学理念,双学位班更具精品化、务实性、创新性特征。各学院结合各自情况,分别推出了不同的精品项目。历史学院今年新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与档案学双学位,旨在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该专业整合历史文化等人文学科与经济管理乃至计算机技术等应用学科,为国家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文化市场的科学运营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文学院双学位班致力于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各课程与实践结合、与热点接轨、与焦点同步,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性成为文学院双学位班的重要特色。经济学院双学位课程在改进中稳步发展:在学生管理上,学院为每个班级聘请辅导老师负责班风建设和班级活动等方面工作;在教学上,学院邀请山大知名学者以及货币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来校给学生们举办讲座。管理学院结合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着重打造突出技能性、力求实用化的精品双学位课程,开设了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四个当前就业率高、社会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使同学们易于接受。
    技能培训开拓创新 精品项目异彩纷呈
    作为最具专业特色及创新思维的版块,今年技能培训课程依托各学院专业优势,以科技竞赛、职业证书培训、综合素质提升为平台,成功践行了暑期学校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创业实战特训营已进行到中期阶段,内容系统、形式活泼、实践为主,从开营的破冰融入环节到创业战略模块、从资本模块到管理运营模块的学习,环环相扣;从基础的模块学习到创业过程的实战演练,层层递进。面向2010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培养其实际创业能力的同时,还可利用校友提供的创业资金、创业项目、创业岗位等实现真正的创业,达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的。此举开未就业毕业生创业服务之先河,为国内首家推出此服务的高校。
    国际英语夏令营的主题式授课方式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并且“让学生开口说话”的模式运作良好,据采访发现,本校英语教师加强和外教沟通,探讨新的英语教学方式,共同进步中让学生得到最切实的好处。
    2010年暑期学校继续坚持科技竞赛培训的模式,紧扣科技前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充分保证了竞赛培训精品化的课程地位。其中,数学建模竞赛依托数学学院强大的专业优势,结合理工科各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学生电子竞赛培训依托控制学院、信息学院及工程训练中心等多方专业优势,充分利用了众多名师的专业知识及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以保持精品课程的高质量教学。
    技能培训,实战演练,异彩纷呈。技能培训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国内外交流纳天下入怀 孔孟故里传德行四方
    山大地处齐鲁文化之发源地,得儒学文化之地利,有丰富的历史与道德资源。依附山东这片儒家思想的沃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继承优秀学术传统,凝聚国内外研究力量,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
    暑假推出大学生夏令营,汉语教师研修班,教授班、校长班,汉语学习班等短期学习项目,不仅有助于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海外教育需求的汉语与中华文化传播人才,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时值孔孟故里寻根活动举办十周年,为加强与台湾友好高校间的联系与互动,并为台湾青年学子提供一个认知文化根源的平台,今年在邀请台湾多所友好高校师生的基础上,也成功地邀请了国内21所高校代表前来参加本次夏令营。自7月14日以来,孔孟寻根夏令营的同学们已经通过欣赏泉城美景、瞻仰孔孟故里、攀登五岳之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切感受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孔孟精神的仁厚、伟岸。接下来营员们将继续在探访齐国古风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精华;在学术讲座中聆听智者的研究,将齐鲁精髓了然于胸。
    学术讲座全面呈现 名师讲坛精彩不断
    法学院旨在培养“思想有深度,知识有广度,实践有力度”,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先后举办九场“系列学术讲座”,特邀冯殿美、周长军、王德志、林明等名师担任主讲。名师大家站在学术的制高点上对刑法学、法理学、人权法、宪法司法化、中国法制史等内容进行深入阐释,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整个学科发展动态、最新研究成果等发表见解,进一步突出了山东大学在学术和学风上的特色,加强和培育自己的精品项目,力争打造山东大学乃至国内高校的知名品牌。“九场系列学术讲座”已顺利闭幕,系统的内容、深刻的讲解将法学系列讲座打造成一道独特的学术风景线,学生们在领略诸多法学专家风采的同时,将加深对法学专业的认识,拓展视野,并明晰未来的学习研究方向。
    开放实验独立申报 自主选题学生为先
    化学院暑期项目与全国其他院校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过程完整,组织严密。经过学生自己组队,主动联系导师,进行开题答辩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优秀的国家级、校级、院级立项,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为期一年的开放性实验。开放实验结束后,进行结题答辩,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导师给予奖励。在这个完整有序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负责地做好每项工作。据统计,今年全院有70%左右的学生参加了暑期开放实验项目,项目新增至44个,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暑期开放实验的热情。学生在开放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培养观察动手能力与创新型思维,补充学习内容、拓展视野,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并对将来考研、出国都有重要意义,而且增加了其就业的砝码。
    社会实践聚焦热点 社会责任勇于承担
    社会实践板块,使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了依托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习等,更多的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行社会实践。文理学科学生实践团队围绕农村文化事业建设、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低碳经济等时代主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全面开展社会观察与调研活动;工学科类学生实践团队伍深入企业一线,结合企业需要,开展科研攻关,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企业生产活动中,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了专业素质。
    在暑期学校的办学之路上,山东大学将继往开来,走出特色,让山大这块“酵母”与众不同,让莘莘学子在山大特有的文化“味道”中体悟提升,尽享山大文化风韵。]


【供稿单位:教务处     作者:周琳琳    责任编辑: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