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暑期学校推出丰富多彩的“自助餐”项目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0年07月30日


    [本站讯]2010年山东大学暑期学校“自助餐”项目丰富多彩,全期课程共有427个项目,其中国内外培训3项、技能培训86项、开放实验138项、双学位辅修班78项、学术讲座20项、社会实践103项。大师授课和专家讲座、综合创新实验、创新大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双学位项目各具特色,尽可能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和选择。
    自2004年开始,山东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办暑期学校,不仅每年都有超过万名校内外大学生参与,而且部分中学生也通过夏令营加入进来。七年精心组织的暑期学校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灵活多样的项目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舞台,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和学生的自由探索使学生受益颇多。
    “国际营养餐。”今年,山东大学开办首届国际英语夏令营。全封闭外语环境下的主题式授课模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不但成为知识的接受者, 还能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开拓了大家的国际视野,在校园中形成了国际化氛围。其中,口腔医学院为期一周的“德国口腔周”学术交流活动,特邀德国口腔医学专家Frank Liebaug博士一行前来指导学院的医疗科研工作。Frank Liebaug博士一行通过前沿学术讲座、病例探讨等活动,与科室教师和暑期学校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统德行餐。”山东大学是一所以德性著称的大学。山大的校德,体现于师德。山大教授潜心为学,求真务实,挚爱学生,爱岗敬业。今年暑期学校双学位班的老师坚持“不论学校,培养为主”的观念,面向济南五大高校,全力为同学们服务。
    山东大学植根于齐鲁大地,受益于儒家文化,形成了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朴实的学风校风。名师重磅出击,法学院用“九场系列学术讲座”打造暑期精品课程。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各类短期来华研修项目,吸引了400余名来自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蒙古、法国、德国、英国、日本、荷兰、西班牙等12个国家的学员来到山东大学进行汉语研修和文化体验。此外,山大还综合利用教学、科研设施,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与中学的联系,特举办中学生奥林匹克夏令营活动,提高中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山大的学统在这里得到发扬和传播,“山之魂、海之韵”的魅力在这里得到显现。
    “社会需求餐。”今年暑期学校密切与社会接轨,以社会为市场,实行开门办学,增加社会与高校的联系与交流,开展“合力育人”。
    面对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暑期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校友、校内资源,为2010届未就业毕业生量身打造创业实战特训营课程,锻炼培养学子实际创业能力,达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的。软件学院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集结优秀师资力量,综合利用设备资源,与IBM公司合办DB2认证培训课和UML认证课,打造了一系列的尖端专业技能培训精品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项技能、增强综合素质的广阔平台。双学位班面向驻济高校,切实响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社会实践依托学院优势,聚焦社会热点。一方面让学生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到生产第一线锻炼自己,在生活中丰富自己,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 高校与社会进行广泛信息交流,进行产学研合作,把与已相关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作为自己的实践教学地,把校外单位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技能的场所。
    自2004年暑期学校开办以来,暑期学校课程面向社会需求,注重实用性、创新性,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既是山东大学暑期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办学理念的完美体现,更是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的良好平台。
    “谁知盘中餐,粒粒用心良苦。”今年山大更加注重发挥学科齐全、交叉融合、基础实力雄厚的独特优势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打破学科壁垒,倡导多学科背景下的宽口径培养。暑期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推动并逐渐形成了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暑期学校教学管理体制,形成了跨学科校区网上选课等管理模式;全面推进个性健全的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优秀的师资力量让校内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更专心、更用心。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岗位上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负责认真,也让学生们深受感动。竞赛培训课程上,老师作为“引路人”的角色,为学生们搭建成功成长的平台,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学子们对这种方式表示出极大的欢迎和支持。在暑期学校的课程中,各类特色项目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学子们在这片承载梦想的舞台上,播种希望,锻打青春,辛勤耕耘,纵情飞翔。]

【供稿单位:教务处 暑期学校记者团     作者:周琳琳    责任编辑:子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