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统一思想认识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凝聚力量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1年01月11日


    [本站讯]在2010年威海会议上,学校明确提出“在建校120周年时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威海会议精神,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山东大学在全校范围开展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讨论活动。三个多月以来,广大师生、校友、关心关注山大发展的社会人士,积极建言献策,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谋划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学校采取多种举措,引导师生校友参与讨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10月8日,学校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讨论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学校新的办学目标,重点就“为什么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进行大讨论,并就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国际化战略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在校园网主页设立大讨论专题网站,在校报开设专栏,刊登活动相关信息和师生撰写的讨论文章。目前,专题网站共发布信息458条,其中“师生观点”24条,“动态信息”80条,“资料汇编”22条,“看世界”81条,“互动平台”251条,共计60余万字。校报专栏共发布文章17篇共计4万余字。“山大要闻”栏目共计发布相关新闻45条约3.6万余字。网络平台相关信息点击率达28万余次,其中“互动平台”点击率约计20万余次。
    学校组织召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专题讨论会和专题报告会。邀请学校知名专家、一线管理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体会,就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在10月13日专题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在建校120周年时把山东大学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一主题,从“为什么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方面,作了认真的思考和热烈的发言,表达了各自的见解和思路。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王剑敏主持讨论会并作了总结讲话。在11月19日专题报告会上,国际处处长佟光武以《浅读国际化战略2015》为题,结合自身工作体会以及学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就“国际化”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5年学校国际化工作的设想和思路,进行了介绍、分析和解读。校党委副书记李建军主持报告会并讲话。
    各基层单位认真动员部署,联系单位实际,多形式多层面组织师生参与讨论。各单位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党政联席会、党委中心组会议、党支部大会、支委会,师生专题讨论会和主题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动员师生认真学习贯彻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规划纲要》、校党委《关于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以及朱正昌书记和徐显明校长在2010年威海会议上的有关讲话精神,围绕学校提出的新的办学目标展开讨论。各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大讨论活动,有的单位,如管理学院、药学院、后勤系统等成立了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组织召开全体党支部书记会,层层动员、层层落实,确保大讨论活动深入有效开展。各基层党委着重于落实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着重于推动学校和本单位的事业发展,着重于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十年的规划战略,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实效明显。如经济学院充分依托“经院先锋在线”、公共邮箱和群发邮件等形式,组织教职员工开展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自学活动。文学院充分发挥教研室、基层党支部、团支部作用,以活动推动讨论,在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学中掀起大讨论活动的高潮。电气学院围绕“发展”主题,先后组织多个层面的专题讨论会,将大讨论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党员和教职员工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哲社学院明确了“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强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鲜明讨论主题。能动学院召开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结合学院当前工作和学院“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进行分析讨论。控制学院开展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学院建设、系所建设、学生工作等专题研讨。医学院通过召开支部书记和研究所所长会议、青年教师座谈会、无党派和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以及教职工和学生党支部会议等,使“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深入人心。计算机学院组织了党政领导班子专题讨论会、教师座谈会、辅导员和学生党员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就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物理学院7个教工党支部、6个学生党支部分别进行了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梳理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历史学院组织师生开展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专题调研,并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对于明确学院未来发展战略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艺术学院以培养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学生为己任,深入探讨了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思路。护理学院分析了学院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的差距及自身的发展优势,并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管理水平、服务社会、全方位国际化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应该重点推进的工作。材料学院10个基层单位以及学生党支部都组织开展了大讨论活动,并就学院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护理学院从一流大学建设的要素、学校新办学目标提出的背景及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学院存在的差距及自身的发展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重点围绕如何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进行了讨论。出版社通过讨论形成了发展共识,找出发展短板、确定发展思路。齐鲁医院以120年院庆为新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发展目标,努力守成,不断创新。第二医院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附属医院”,结合医院“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展开讨论,推动医院医疗工作以及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机关党委各党支部通过集中学习、小组讨论、专家讲座、考察实践、网上交流等形式,围绕“创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达成了共识。
    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建言献策,对学校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什么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对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绝大多数师生对此表示支持和拥护,并表示这符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师生指出,我们提出的“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是指在学科、学术等可比指标上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鲜明个性。“世界一流大学”要体现中国的元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挖掘我们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专题网站的互动留言平台上,师生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目标。”山东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提出这样的办学目标是中国教育的福音”,“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日益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今天,大学的确要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这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山东大学理应成为世界瞩目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为自己是一个山大人而骄傲,创建一流大学,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只要营造好中国最好的学术氛围,相信国际大师会扎根山大。”很多师生在感到振奋人心的同时希望山东大学加快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相信在全体山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也有师生对能否顺利实现这一目标表示担忧和信心不足,认为,目前山东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仍有较大差距,只有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采取超常规的举措,付出超常规的努力,才能解决前进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实现跨越性发展。还有的师生“感觉山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道路十分艰辛。”
    二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问题。师生普遍认为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应是多元的、不断发展的,必须采用世界通用标准,并结合中国特色和实际。一流大学要具有国际视野的核心办学理念、过硬的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科研条件、优质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学生。一流大学必须能够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国际一流的学科专家,具有特色鲜明的研究系统及梯队、国际投资的大型研究中心、国际范围内应用的科技成果。一流大学要营造一种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氛围,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化作用,对人的一生发展和成长有着深刻、持久的影响。有师生在“互动平台”上留言,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各学科齐头并进,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并有兼容并包之容量,去行政化,学术言论自由,将其触角延伸至每一位教职员工、每一个学生、山大每一个角落。”“一流的大学来自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师资来自一流的制度,一流制度来自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一流的大师固然重要,一流的生源也同样重要。”
    三是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问题。师生提出希望进一步活跃校园气氛,使大家拥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思想和工作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实施个性化教育;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引进人才,采取措施留住人才,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以产生积聚效益和溢出效益。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克服短期考核效应,制定长期考核计划。核心是要抓一流的学科建设。成立由一流专家组成的专题课题组,系统研究设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系列问题和措施。师生平台上留言:“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大批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科研课题;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一个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勤奋奉献、一心为公的领导班子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管理跟不上,人才留不住、学生无心向学、教师不乐于教学,建一流大学就是空想。”“建立世界大学首先就应该从图书馆做起,不但要购买足够的数据库,而且对硬件环境也要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山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山大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开放与包容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包括招生的开放度与透明度。”以上这些都表达了师生对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期望和要求。具体来说,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生提出应坚守精英教育传统,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控制招生规模,重视强化学生和教师的创业和创新教育。整合师资队伍,强化延揽国际化的一流人才和大师级人才并广为宣传,重视本土年轻教师的培养,重视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有师生表示“个人十分看好‘泰山学堂’的培养模式,不过这不应该只是培养精英,普通同学也应该有这个机会。”“要不惜重金招揽海内外大家、大师,要及时兑现承诺,同时还要关注本校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大力支持优势学科,设立特区,实施重点突破,同时注重多学科齐头并进,重视发展交叉学科,成立专门的学科发展规划研究机构,注重学科建设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教学科研平台,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等。有师生留言,“应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扶持,创建一流专业远比创建一流大学要容易的多。”“山大必须要有5-1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才能实现重振辉煌的愿望。”“加快济南与威海两校区重复学科合并进度,提升现有学科水平,在此基础上搞好青岛校区的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工作。”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有一流的制度,做到制度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实现教育理念上的突破。要有世界一流的管理水平。牢记学校朴实扎实踏实的优良传统。创建公平竞争的校内环境,解决年轻教职工住房问题,简化各种不必要的行政手续,试行“去行政化”等等。有师生表示,“能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关键看学校的执行力。提高管理队伍整体水平,提升管理干部成长空间,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步骤。”“大部制改革、学部制改革势在必行的话应当尽快推行,关键要把务实、高效、勇于开拓、善于管理的人放到一把手位置上。”在国际化战略方面,要把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学科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等指标,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最基本体现和标志。防止学术、师资“近亲繁殖”。扩大留学生规模,海外推介山大优势学科和成果,更加开放地走向世界。有师生提出,“山大要想国际化,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各个学院的院长,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山大从事管理工作。”“材料学院召开研究生全英语教学启动会,很好。其他学院也应加快启动,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国际化步伐。”
    经过大讨论,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形成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师生普遍认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学校提出“在建校120周年时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新的办学目标,是正确的战略选择,是学校未来十年发展的总体纲领。山东大学有国际化办学的基因,虽然目前还有差距,只要下大力气仍然能够实现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依照国际标准,而不是国内标准。加大一流人才引进力度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要重视引进人才的质量和人才团队的整合,切实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学术团队。各基层党委在讨论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未来发展的工作思路。如数学院提出要建立人才特区,在激励和考核方面实行相应机制。法学院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政管学院提出加快政治科学与城市科学的交叉融合,用五到十年时间,创办出国内外一流的政管学院。化学院以现有的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211工程”、“985工程”为契机,积极构建国家级高层次科研平台。经济学院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国际化”三方面谋划学院未来发展,近期将重点做好双语、全英语教学项目的建设工作。管理学院提出“经过五年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山大特色,国内先进,世界影响的商学院”的“十二五”发展目标。艺术学院致力于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艺术院系。能动学院未来十年间,前五年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创新团队,争取有2-3个方向和团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后五年,努力实现学科的整体提升,力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电气学院提出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发展目标,力争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成为国内名牌。药学院将重点引进一批世界著名大学的一流教授,使其全职全时回国工作,全面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军作用。后勤系统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学习型后勤、质量后勤、节约后勤、科技后勤、创新后勤、文化后勤和平安后勤建设。产业党委以一流的工作理念、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工作目标,切实做好校办产业经营管理工作,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工程训练中心明确了创建“理念先进、队伍优化、体系完善、运行高效,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中心”目标。
    机关各支部按照机关党委要求,提出建议意见和工作思路。党办校办提出了“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办公室”的工作目标。人事处提出建立科学的适合于持续创新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更新管理理念,坚持服务本位,提高服务水平。发展规划处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的战略主题、战略举措、机制体制改革等,提出科学规划办学理念。计财处提出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财务工作如何实现“一流的支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的建议。国资处认为学校应更新办学模式,构建山东大学系统,启动青岛校区建设,有效改善山东大学空间资源不足状况。公安处提出把不断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作为保卫部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基建直属党支部提出更新管理理念,坚持服务本位,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基建管理,为学校创建一流大学提供硬件支撑。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提出要努力创办与学校地位相称的品牌期刊。校部机关其他部门和支部也纷纷行动,开展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言献策。
    历时三个月的大讨论,全校师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凝聚了人心。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实现新的办学目标充满信心,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当前,广大师生正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为迎接建校110周年华诞、建党90周年,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在1月10日下午山东大学基层党委书记和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上,山东大学总结回顾了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校党委副书记李建军就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他首先从“为什么要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方面谈了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几点思考。其次,简要回顾了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会议强调,山东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与国情、校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一要大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二要建设世界水平的学科;三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四要培养一流的人才;五要大幅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六要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七要积极建设青岛校区,构建山东大学系统;八要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构建符合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大讨论开展以来,各单位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全校各个单位、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威海会议上朱正昌书记、徐显明校长有关讲话精神,上下团结一致,不懈奋斗,努力实现“在建校120周年时将山东大学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校党委副书记方宏建出席会议,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机关各部门、各直属(附属)单位、校直属科研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马永军 苏红燕    责任编辑:莉荔】